‹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9 | 浏览: 774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可可妈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1-10-31 
帖子
4529 
困难是暂时的,宝妈,再坚持一下就挺过难关了,加油!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3-03-26 
帖子
937 
加油,亲。
xiaomi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2-11-27 
帖子
125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孩子千万不能让他们带回去,虽说是亲爷爷奶奶,可是那样的家庭环境孩子会受到影响的,我家也是这样,怀孕前一切都好好的,怀孕后就变了样,这些天婆婆也是天天念叨要带孩子回老家,我表面上什么也没说,但到了时候,坚决不会同意的,实在不行就请保姆,也得让孩子在自己身边长大,还有,一定要善待自己,不要丢了工作,钱的问题让你老公去解决,让他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什么问题都由你和你父母来承担,我也是在这几年里慢慢总结出的经验,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帖子
3950 
唉,结婚真的得考虑好啊
, d% P; E$ ]9 Q) Z; g4 s
如意

四年级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3-01-09 
帖子
127 
女人怎么都得有个自己稳定的工作以后怎么着都保险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1-01 
帖子
736 
你婆家的情况,对于楼主来说,工作和孩子都是底线。(先呸呸呸)就算以后离婚了,自己也能经济独立,至于孩子必须跟妈妈过,孩子是你生的,不是给婆婆家生的,他们能带就感恩,不能带就咬牙坚持2年请保姆带,孩子大点就能送幼儿园啦。说句难听的,如果你辞了工作,孩子又送到北京,那么若干年后你没有经济收入,孩子不和你亲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2-05-21 
帖子
2434 
总算看完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句难听的,贫困夫妻百事哀啊,我们需要趁着年轻,实现财政自由啊
辰辰妈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6-25 
帖子
3756 
   客观的一点说,你和你老公都没有完全独立,还是很依赖双方的父母,导致公婆家、娘家、自己的小家三个家庭总是搅在一起,甚至三个家庭的家庭成员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这不有矛盾才怪!如果你们够独立,凡事让父母少参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谁敢怠慢你,谁又敢抢你的孩子!    奉劝楼主,孩子两边父母都不要接走,也1岁半了,可以上保育院或者托管班了,就自己在天津带孩子,让自己的父母隔三差五的来搭把手,不求公婆,这样的公婆最好少接触。就这样,你婆婆肯定还会说,孩子小的时候用我,孩子大了就把踢一边去了,你这辈子都有短在人家手里,谁让人家给你看孩子了。所以说,怀孕、生孩子、看孩子都在婆家,就是个错误。% X+ W' n* i' e' Q: {' j' }

点评

XIHAOZHUWEI  这话有道理!  发表于 2014-1-17 11:4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帖子
679 
孩子又不是解决孤独的工具,她有享受父母疼爱的权利,除非迫不得已,还是自己带的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8-29 
帖子
690 
不要把孩子放到北京,孩子离开妈妈很痛苦的,我觉得再坚持几个月,把孩子放在姥姥的幼儿园是很明智的选择。我的宝宝2岁多了,还没有断奶呢,真不敢想象孩子不在妈妈身边是什么样子的,而且亲的婆婆家好像生活习惯各方面也不是很科学,估计带孩子也不会很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生活,真该如此吗?只有爸爸妈妈才会真的对自己不离不弃,别人都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