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9 | 浏览: 559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11-02 
帖子
942 
回复 大晶晶 的帖子

超级赞同,我就是没有老可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04-22 
帖子
786 
你的分析只会误导一些刚需的人过两年买房压力更加承重,你的分析能解决得了问题吗,能帮助到别人吗。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帖子
477 
现在买房的总价应该是工薪族家庭收入的5倍左右吧,在大城市还不至于到10倍,资源紧缺的情况之下,正常都是看口袋决定分配的,毕竟不是计划经济,社会还有一大票荷包鼓的人和我们竞争,我们不买自然有人买根本不愁市场,我们也只能买适合自己的量力而行不就行了吗,买不起市区就选择郊区呗,买不起大城市买到老家呗,又想着价钱最便宜又想着得到东西是最好的,现在估计行不通了。。。我不是帮衬畸形的楼市价钱,而是希望广大刚需族少听误导少走点弯路到头来负担更加沉重。

点评

jijingjay  这五倍是怎么算的?  发表于 2014-1-14 13:59
涵涵妈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1-08-05 
帖子
235 
回复 xiaoqianghaha 的帖子

那你又凭啥判断我是刻舟求剑?5年后等你用事实的大棒挥我不迟。
1月的货币数据超出预期,新增贷款1.09万亿,是30个月来的最高值,M1增速也突然升到15.3%。RMB就是今后的日元,我只告诉你,基于货币快速贬值的趋势,今天来天津,我自己还是会果断买房,只要凑足首付。你这大棒最该打的是谁?不要乱棒了买了房的小老百姓。
申明:我自己果断买房,但并未想劝任何人包括你买房,并未嘲笑任何人,从来以为,买房、买股这些投资乃至嫁人、选学校专业,这些都得自己做决定,无论是利是损都得自己承担后果。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368 
还好所有房子都是全款的,连公积金都懒得拿出来用。没有被“啃老”的道德大棒打中,可惜了。

但对于“啃老”一说,我觉得吧,要这么看,这几年如果用“啃老”的钱买了房,应该是做对了。5年前到现在,楼价涨了一倍不止了吧?如果父母钱没拿出来,存银行,那么现在是实际贬值的,但给了子女买房,等于这部分钱投资增值了一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帮助父母做对了投资。当然,房子现在卖了套现获取100%利润后,记得还钱给父母啊,别忘了那份大大的利息。

倒是这几年一直看空楼市,自己不买楼,也劝阻父母亲戚朋友买楼的人,手上的钱倒是不断在贬值。应该算是踏空了,不但自己没赚到钱,也阻碍了父母亲戚朋友发财,承担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温水煮青蛙”,这样的情况如果再过几年,惨咯。


飞雪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8-01-09 
帖子
891 
回复 迷迷瞪瞪 的帖子

反正钱还在手上,无所谓嘛

我的宝贝叫点点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2-01-21 
帖子
368 
回复 缩放人生 的帖子

楼上的话都听不明白,洗洗睡吧。建议你回乡买房发展好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345 
要理性分析吧,不可以一棒打沉一船人。啃老是不支持的,但不反对父母有能力的情况下提供帮助。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2-14 
帖子
154 
回复 天秤女 的帖子

请用感情理解下我说的啃老的含义!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以为你真的买的起房?不啃老你买得起?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