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5 | 浏览: 551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2-03-03 
帖子
1320 
我在我婆婆家生的孩子,我妈妈千里迢迢过来,陪我住了两个多月。后来我和我妈带着孩子,又回了我妈家里。我的月子做的非常好,身体比怀孕前要棒。不得不感谢两位妈的辛苦照料。
童童小囡囡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0-01-14 
帖子
2644 
千万别,别再孩子这幺小就激化矛盾!要不就婆婆,要不就妈妈,其实月子里最好还是妈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1-05-30 
帖子
346 
回复 Aillen00 的帖子

我当时请的月嫂,到现在也认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请月嫂不意味着家里人不用在,我那时妈妈和婆婆轮流过来,基本上她们之间没有什么交集,月嫂也管产妇的,你换下的衣服她都负责清洗,做饭煲汤都负责。如果是剖腹产,也负责伤口的护理。

点评

Aillen00  太明智了,当初我被忽悠了,结果可想而知。惨烈的月子一辈子的记忆犹新!  发表于 2013-9-13 23:08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9-06-07 
帖子
358 
回复 荣小猫 的帖子

用我的实际经验告诉你 去请个月嫂!!这期间婆婆妈妈可以轮流来  谁有时间谁过来搭把手。
俩俩妈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1-05-17 
帖子
548 
找个月嫂帮你照顾孩子,婆婆和妈妈一人一天的照顾你,我觉得这样比较好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1-10-04 
帖子
249 
头回见自己亲妈这么说的,哎。
我觉得如果就是为了让你妈过来做饭,还不如请个保姆,这样你婆婆也不会太拘束。
但是我坐月子时就是月嫂,婆婆白天在,我妈下班晚上或者周末也都会在。二老相处的也挺融洽的,我觉得这还得看人的性格,都比较随和就无所谓,如果有一方比较敏感,或者像你说那种有地域差异的,还是尽量别一起。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3-12-07 
帖子
115 
我是12月份的预产期,定了一个24小时的月嫂。其实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找个月嫂是缓和各种矛盾最简单的方法:首先,现在专业的月嫂其实是大人孩子都要伺候的,从催奶到孩子保健一条龙,何况她干活咱们在眼前看着,又不会大撒把不管,随时不满意随时提。和自己的婆婆、妈妈,说白了真的重也不是轻也不是。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月子这个特殊的结算,本身产妇情绪不稳定,还关系到奶水的问题,对自己的妈妈虽然说话随便,但是你真的忍心让她那么大年纪还跑前跑后的受累吗?至于婆婆,婆媳关系说穿了,就是一层拘谨加一分客气,平常生活习惯、年龄代沟等等因为接触时间短都显不出来,一旦朝夕相处,落实到鸡毛蒜皮也说不清对错的家务事,都得简单复杂化了。
所以,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还是不要那么集中比较好,人不在多,关键在顶呛。有条件的请个月嫂,你跟她也好意思说,或者请婆婆妈妈分开来帮忙,免得矛盾集中爆发,否则真的容易伤身劳神啊。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2-09-11 
帖子
1377 
一定不能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2-03-19 
帖子
1381 
女人在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坐月子。在这一时期你的心情和身体恢复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口粮。再有双方的父母年纪都不小了,他们为你们辛苦操劳一辈子了,再如果因为伺候月子的事情搞得精疲力尽,再有生活习惯以及各自的育儿理念的不同而产生分歧,做儿女的心理也会不安的。权衡一下利弊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让妈妈和婆婆一起来照顾我月子,可行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