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19 | 浏览: 639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我想讲一个自己的故事作为本篇收尾。
从米尼二十个月大开始,我们要求他每天必须刷两次牙,夜里睡觉前要漱口。平时还好,夜晚要打断亲子共读,从床上站起来去漱口,总要和他进行一番搏斗!
“不要,不要!”他愤怒地说,因为我们打断他喜欢做的事,他简直气坏了。
家人想出妥协的办法,是把杯子端到床边,他只要从一个杯子里喝水,再吐到另一个杯子里——这么简单就行了。
可这依然遭到他的顽强抵抗。对孩子来说,在他们最专注的时候,一点点打扰都会被视为闯入神殿般的大不敬,无法容忍。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采取一个“狡猾”的办法,每晚漱口前,都“恰好”读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以及《小熊不刷牙》这两本有关牙齿清洁的书。
“如果不想见牙医,你要记得——刷牙漱口哦!”说完这话,“恰好”一个口杯出现了,他下意识地漱口,一切完美衔接。
“庆幸有亲子共读呀!”我这样沾沾自喜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是,大概一个月后,我对山鲁佐德这类“每要做一件孩子不愿意的事就要编一个故事”的角色深恶痛绝。现在我做的,仅仅是把书一抛,然后说:“哇,读累了,我要去刷牙了。好好玩呀!”然后自顾自跑出去,大声喧哗着倒漱口水,挤牙膏。米尼每每听得心痒,就会跟着跑出来,像一起玩过家家一样拿起为他准备好的漱口水和牙具,跟我头碰头地挤在盥洗间,用力刷他的小乳牙们。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我的孩子,不管读多少书,绝对不是为了读书而活着,也不会只靠读书去经历万物。“拿起权威书本就喋喋不休教育孩子该干什么”,这样的母亲角色——求我我也不干。拿着书本就坐而论道“什么对你好”,也许一时有用,却高高在上,充满距离与冰冷。
很遗憾,但确是现实。
任何不能鼓舞你和孩子手拉手,大声欢呼着,共同冲向世界和人生的书,无论多么权威、多么美,都是最危险且无力的失——败——之——书。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不是“太少”而是“过多”
写“骑鲸之旅”的绘本笔记后,经常有爸爸妈妈问我,我孩子八个月(一岁、十八个月)了,有什么非读不可的书?按我一路走来的浅薄经验,我觉得在亲子共读最早期的绘本选择上,大家可以更轻松些。就好像孩子学说话是从单词开始一样,最早期的绘本,要和宝宝们交流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小熊宝宝绘本》),最基本的情感(《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最基本的动作(《蹦!》)。就像俄罗斯方块刚开始时稀稀疏疏下落的五颜六色的方砖,也许宝宝们时而喜欢时而不喜欢,也许无用,但总不会出大问题。
但是,当“砖块”形成壁垒,单词组成表达实义的句子,亲子共读进入“必须给予经验”的阶段,就需要非常谨慎。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绘本——不,可以说,哪怕语句最繁复的书本都有太多留白。当亲子共读进入“有情节的故事”的阶段,对父母来说,这个添砖加瓦的过程更映射和突显着你的内心。我经常分不清,什么时候该悬崖勒马地闭嘴,让孩子自己领悟;什么时候该推进一把,让我们的旅行更深入幻想王国;什么时候该屏蔽自我经验,不给他们的自由设限;什么时候该呼唤自己所有的人生洞见,向他们敞开胸怀:“即使我经历了那么多岁月,却仍然和你站在一起,对世界满怀爱意。”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回到绘本本身,在共读中,很多时候父母读给孩子的,不是“太少”了,而是“过多”了。我们是背负着过多道德和经验,背负着过多以往受到的欺骗、生活留下的怨言在读书。我曾经看到有人在绘本《妈妈的红沙发》的购买记录下留言,说:“这个沙发的颜色太俗艳了!而且妈妈画得也不像正经女人。”还有人指责《野兽出没的地方》:“孩子生气时还引导他做野兽,这种书太可怕了。”这样留言的人,我几乎能想见他们一面共读,一面对孩子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讲述做人的道理,对绘本,进而对家庭、对社会义愤填膺的样子。当你抱着这样的偏见和情绪时,请马上暂停亲子共读,放你的孩子耳根清净地堆积木去吧。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我认为,亲子共读需要把道德评判降到最低。真正自然开阔的心灵不需要是非好坏的羁绊。从这个角度上说,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小猪和狼”系列是那么可贵,它们打破了“狼和恐龙是凶残、恐怖的”这样的童话形象。孩子需要意识到,万物的灵魂都有善的一面,生活是诙谐的,爱会在所有地方取胜——而不仅仅只在好人的心里获得成功。
因此,在米尼快满两岁,全面进入“情节故事”阅读的这段时期,我尽量剔除道德批评的故事,对一些对人生下判断的书也保持警惕。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比如安东尼·布朗的知名绘本《看看我有什么》。
  《看看我有什么》描述了一个“什么玩具都有”的孩子杰米和一个“只是插着口袋闲逛”的孩子山姆的故事。杰米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山姆炫耀他的玩具:自行车、棒棒糖、足球、猩猩玩具装、海盗服……但这些玩具却给杰米本人带来了撞伤、肚子疼、被管理员斥责、被狗追、被海盗殴打的厄运。一无所有的山姆却一路畅通地进行自己的闲逛。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我一直没想好要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跟米尼读这本“仇富”的绘本。我担心这本书形成两个很危险的陷阱。没有玩具的孩子会认同“占有许多玩具的人最终会倒霉”这个结论,如果孩子在他们的经验和现实中没有找到类似的有力的支撑,可能会认为这本书“撒谎”;而另一方面,有许多玩具却又敏感的孩子可能因为这本书描写的情节而背负上许多顾虑,因此不能享受到玩具带来的全部乐趣。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总之,这是一本让我觉得困难重重的书。可我又经常反问自己,这些预设的困难究竟是来源于书本,还是我的内心。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样的寓言,我们成年人时而满怀期待,时而满心畏惧。对两岁的、充满超现实经验的孩子来说,这句话仅仅是偶发的、令人发笑的一段旅行,一个埋伏的可能性,一个无常,如此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说,《看看我有什么》的处理方式远逊于大卫·香农的《鸭子骑车记》。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骑鲸之旅:怎样为孩子挑选绘本?怎样千方百计"引诱"孩子去阅读 ...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