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6 | 浏览: 1067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宝宝生日
 
帖子
56 
宝宝都喜欢竖着抱,但宝宝太小不适应竖着抱,最好是三个月宝宝自己能竖头时可以竖着抱,平时也可以短时间的抱一会,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闪着宝宝的脖子,1个月的宝宝只能是做伸伸手脚的运动,不能做其他运动的。 这个月龄的宝宝就是吃饱就睡,醒了就吃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随着宝宝逐渐长大睡眠时间也会相继减少,睡眠好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宝宝生日
 
帖子
56 
目前我国儿童过敏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过敏体质的小宝宝们总是让新妈妈们一筹莫展。如何来喂养过敏体质的小宝宝呢?从科学喂养的角度来说,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   目前我国儿童过敏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过敏体质的小宝宝们总是让新妈妈们一筹莫展。如何来喂养过敏体质的小宝宝呢?从科学喂养的角度来说,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   母乳中含有婴儿足够的营养成份,也含有多种婴儿必须的抗体,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功能;而且母乳喂养可加强母子之间的关系,所以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如果妈妈吃的是蛋、麦类食品,2-6小时后便可在母乳中检测出来,而且可持续1-4天之久,这表示妈妈吃的东西会影响到宝宝。所以假如您是过敏体质中高危险群的妈妈,当您想亲自哺育宝宝时,要做好相应食物的回避,应避免吃八大类致过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鱼、大豆、小麦、花生、坚果、虾等。   至于哺育母乳是否真能导致婴儿日后容易出现有过敏症状,多项研究仍未有最后的结论。1985年加拿大的研究报告亦证实,婴儿喂食母乳会减缓婴儿湿疹严重度,另外喘鸣发作的次数也可有效减少。假如用母乳哺育婴儿,而且妈妈又能避免食用那些含高过敏原的食物,则婴儿体内产生的过敏免疫球蛋白E(IgE)会较低。   总而言之,过敏体质中高危群的婴儿,应尽量喂食母乳,而且哺乳时期的妈妈,亦应减少食用含高过敏原的食物。此外,母乳喂养最好坚持到宝宝十个月大,科学喂养宝宝,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宝宝才能健康成长。

宝宝生日
 
帖子
56 
热敷+吸+用梳子梳。从乳根向乳头方向,梳子最好是细齿,要坚持,两天就可以通奶了 生南瓜子去皮加白糖磨碎,一天3次每次一勺用水送服,坚持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便会通奶 熟芝麻加白糖磨碎,用水送服有通奶功效 奶水少、下奶的物理按摩方法: 奶水少的妈妈除了食疗外,也可以用物理按摩疗法来催乳具体的方法如下: a、奶水少、下奶的物理疗法:乳房的清洁与按摩技巧用干净的毛巾蘸些温开水,由乳头中心往乳晕方向成环形擦拭,两侧轮流热敷,每侧各15分钟,同时配合下列按摩方式; b、奶水少、下奶的物理疗法:环形按摩  双手置于乳房的上、下方,以环形方向按摩整个乳房; c、奶水少的物理疗法:螺旋形按摩 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头方向按摩;   d、奶水少、下奶的物理疗法:指压式按摩  双手张开置于乳房两侧,由乳房向乳头挤压; e、不要穿带过紧的胸衣。 f、每次喂奶前,先对乳房进行按摩,方法为:先将湿热毛巾覆盖在左右乳房上,两手掌按住乳头及乳晕,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摩10-15分钟。经过按摩既能减轻产妇的乳胀感,又能促使奶水分泌。因为按摩乳房的作用相当于婴儿对乳头的吸吮刺激。

宝宝生日
 
帖子
56 
宝宝天生就知道怎么吮吸,但是他们吃母乳和用奶瓶吃奶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健康专家认为,如果在头几周让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瓶,可能会导致乳头混淆。 文章配图   什么是乳头混淆?   宝宝天生就知道怎么吮吸,但是他们吃母乳和用奶瓶吃奶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健康专家认为,如果在头几周让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瓶,可能会导致乳头混淆。他们认为,如果用奶瓶给宝宝吃奶,再让他吃母乳就会有困难。不过并没有证据能说明这一点,如果宝宝吮吸了其他东西,就会忘记怎么吃母乳。   我在给5周大的宝宝喂母乳,我能把奶挤出来用奶瓶给他吃吗?   如果你的宝宝母乳吃得很好,含住乳头的方法也正确,完全可以偶尔给他用奶瓶吃挤出来的母乳,这不会有任何害处。有人认为如果妈妈需要在母乳喂养的头几周把母乳挤出来,最好让宝宝用杯子而不要用奶瓶吃。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证据显示一个足月的宝宝吃母乳的方式会对他造成不同影响,不论是不是直接从妈妈的乳房吃奶。当然,直接吃母乳是最好的,其次才是用奶瓶吃挤出来的母乳。   不过别忘了,你还是得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把宝宝本该吃的母乳挤出来,以便让你的乳房第二天还能下足够的奶,这样你也不会觉得胀得不舒服。   乳头混淆会影响母乳喂养吗?   有些健康专家认为,像乳头疼痛、拒奶之类的母乳喂养问题可能是由乳头混淆引起的,因为理论上乳头混淆会导致母乳喂养的宝宝用其他的方式吃奶。因此他们主张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不要让宝宝用奶瓶吃奶。但即使那些从未用过奶瓶的宝宝也可能发生这些状况,所以全部归咎于奶瓶并没有什么意义。   根据经验,只要教给妈妈们如何让宝宝正确含住乳头,很多被归咎于乳头混淆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有些宝宝的确觉得吃母乳有困难,但这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通常只是因为没人鼓励他们正确吮吸而已,他们可能还需要多练习,或者他们的妈妈也许需要专家的帮助,这样宝宝才能吃得又好又高兴。   偶尔也有宝宝可能会有舌系带过短之类的问题,这会让他很难吃母乳。或者妈妈的乳房组织也许非常硬,使得宝宝很难嘬住奶头。这两种情况都和乳头混淆不是一回事。   在母乳喂养门疹,如果宝宝很难含住乳头好好地吮吸妈妈的乳房,医生会帮助妈妈把母乳挤出,用奶瓶给宝宝喝,不过问题还是要去解决。我们总是会告诉妈妈们该怎么鼓励自己的宝宝把嘴张得大大的,舌头向下向前(就像吃母乳时的动作一样)包住奶嘴,让宝宝每次吃奶都要这么做。   我们主张宝宝吃自己妈妈的奶,但我们宁愿让妈妈临时用奶瓶把挤出来的母乳给宝宝吃,而不是先费劲地用杯子喂,然后又不得不完全断掉母乳。前一种做法让我们有时间去解决母乳喂养问题。我还从来没有碰上过那种只是因为用奶瓶吃了挤出来的母乳就不愿意从妈妈的乳房吃奶的宝宝

宝宝生日
 
帖子
56 
当新妈妈成功进行母乳喂养时,哺乳期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在这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宝宝从妈妈的奶水中汲取营养,他们的健康也与母乳息息相关,如果母乳喂养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拉响宝宝健康的警报了。   通常奶水较多的妈妈,一旦宝宝吮吸不完就很容易让乳汁堆积在乳房中,导致“积奶”。如不及时把乳房内的残奶挤净,以至于久积变馊,很容易产生葡萄球菌哺乳后感染孩子肺部。   产后积奶的原因和对策   原因一、奶水太多造成   表现症状:   整个乳房像一块硬石头一样,不能碰不能摸,孩子刚喂完的时候会缓解一些,可是过不了多久,分泌的乳汁会重新把乳房变得像石头一样。奶胀是由于乳房内血液、体液和乳汁积聚,这是由于不适当和不经常哺乳所致。通常在24~48小时内进行有效护理可减轻症状。   解决方法:   奶胀时,在哺乳前先热湿敷乳房3~5分钟,随后柔和地按摩,拍打和抖动乳房,起到疏通乳腺的作用,然且用手或吸奶器挤出乳汁,使乳晕变软,以便婴儿能顺利地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每次哺乳要将乳汁排空,使乳腺通畅,乳汁排空后,既可避免乳汁瘀积,又可减轻乳房胀痛。哺乳后,要配带支持胸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原因二、睡眠姿势不对,压迫乳房造成的   表现症状:   只有一小块是硬块,其它地方是柔软的。也只有那个硬块会痛。   解决方法:   让宝宝多次几次奶就能有好转。 原因三、错用吸奶器也会导致积奶   这种现象在新妈妈中非常常见,尤其是产后三四周更容易发生。   正确的哺乳方法应是宝宝吃空一侧,再吃另外一侧。但一些新妈妈以为,乳房吸不出一滴乳汁才是吃空,一旦发现乳房还分泌乳汁,而宝宝又吃饱了,就用吸奶器排出奶汁。结果是加速乳汁分泌,导致乳房越来越胀,胀到一碰就疼,受不了就再继续频繁使用吸奶器,而且用力不均匀适度。如此循环,排乳过度,极易导致乳汁积聚在乳头下,形成硬结,宝宝就不容易吸出乳汁。   如果使用吸奶器用力过大过频,还会把吸奶器压住乳房部位的周围组织吸肿,导致乳头内陷,宝宝根本含不住乳头,无法吸乳。再者,过胀的乳房在睡眠时不注意护理,也很容易挤压,形成硬结。     其实,只要乳房变软、不发胀,就是吸空了。新妈妈的乳汁分泌都是按宝宝身体所需供应的,不会过多。而且,乳房会自动排乳,不会胀到妈妈难以忍受,这时候无需使用吸奶器,还是尽量让宝宝自己吸出乳汁。

宝宝生日
 
帖子
56 
孕期食谱:日式蘑菇豆腐味增汤 材料   蘑菇……4只(80g)   鱼汤……2碗(250ml)   豆腐……1/2块(150g)   味增汤料……3汤匙(45g)   香葱段……适量   做法   1.将蘑菇平分成4份,豆腐切块。   2.在豆面酱中加入鱼汤,不停地搅拌直到豆面酱彻底溶解,以确保没有硬块。   3.将调好酱的鱼汤放入大碗中,加进口蘑块,高火煮5分钟,再放进豆腐丁高火3分钟,撒上香葱段即可。
兰翔妈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9-11-26 
帖子
1996 

回复 1# 的帖子

去药店购买15克王不留行和通草,各15克,用来炖猪蹄子,喝汤,效果不错。我奶少了就喝这个,比较不错。呵呵。

宝宝生日
 
帖子
56 
丝瓜通络 奶不通的妈妈好食谱哦

宝宝生日
 
帖子
56 
感谢大家的支持,以后将长期给妈妈网多多优惠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有什么药可以催奶的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