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5 | 浏览: 1144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2-08 
帖子
125 
小升初的就近入学是指在同一个区内的所有初中都可以选择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11-14 
帖子
113 
要是初中都化片,不更抄学片房了吗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帖子
786 
政策年年有,但是重点还是重点
同意
欣悦传奇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8-07-20 
帖子
254 
本帖最后由 wiwang 于 2012-3-20 12:50 编辑

还是一样有人买滴,直接买能升重点中学的学片~呵呵~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1-06-25 
帖子
37 
小升初的就近入学 ,岂不是要找重点中学的房子?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0-03-30 
帖子
4160 

育才女神

飞航 发表于 2012-3-20 12:07
我观点不同,身边几个算上有钱的朋友,他们的孩子都在重点,什么万全道,和平实验,到现在一直跟我吐苦水, ...

同意,碰到好老师才行。(好老师是指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懂得尊重孩子的)。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974 
本帖最后由 爱喝可乐的雪碧 于 2012-3-20 16:19 编辑

回复 tj_tianlaoshi 的帖子

那你感觉逸阳,岳阳道,晓晓,昆明路,万全道,鞍山道等等和西康路小学,新兴路,耀华小学,等等一样吗,
如果你感觉一样,那请你把孩子送到西康路一类的学校吧,我不拦着你。
耀华,一中,南开,实验,新华,哪个学校牌匾里也没有重点两个字,为什么人家是市五所呢,
家长都是精明的,都会分析每个学校的利弊,好学校是通过口碑来的,不是加上重点两个字,就是重点。


     其实根据以上妈妈们的发言,我感觉已经决定上重点的妈妈,不管政策怎么改变都不会改变主意,我也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们不是为了上重点而上重点,也不是以将来升学为唯一目标,都是想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将来机会会多很多,所以政策变不变有什么关系呢,目的达到了就好了。反过来,不愿意让孩子上重点的家长,别人怎么劝可能也不会改变注意,每个人想法本来就不同,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不管怎么决定,只希望将来都别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就好。因为时间不能倒流。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8-02-20 
帖子
909 
回复 kungfumao 的帖子

好歹本区的普通小学也能捞几个吧,压根没觉得有变化,纯属文字游戏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974 
绝对的换汤不换药,信心不改
你滴想法怎么和我一样一样的呢,我也感觉还不如原来了,貌似公平了,其实是更不公平的体现,某些权利机构权利更大了,都不用考试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974 
本帖最后由 爱喝可乐的雪碧 于 2012-3-20 19:45 编辑

    通过以往几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育制度什么时候停止过改变,一直在变,可是有哪个制度坚持贯彻了呢,不都是走了味吗,以前提减负,孩子负担却越来越重。
    现在上学的孩子将来小学毕业还不知道到时政策怎么变呢,怎么办,只能别太纠结于此,你现在随便上了一所学校,将来6年后政策再变回来怎么办。所以别管政策,只要孩子在好的学习环境里接受好的教育就行了,其他的我们真的干预不了。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想法,不强加于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小编关注】 “小升初”推荐生名额一律按照比例分配 你为孩子选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