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星期四)
(三)
成长小花絮 2 (“弟子规”效应)
下午睡醒觉,果果一边吃桃一边听我讲书,他拿出一本《弟子规》让我给他读,我发现他不像以前了,可以耐心地听我把所有的文字都读完,而不是光看画看完了就催着我翻页了。我给他读完原文,又读翻译。然后再给他用比通俗还通俗的语言又讲了一遍,最后再读一下里面对应的古代故事。通过读这个,我发现里面好多东西挺适合用来教育他的,比如听父母的话,早睡早起,吃完东西要刷牙,上完厕所要洗手,吃饭不挑食,要有时间观念等。 读了一半,他有点坐不住了,我就让他歇了一会儿,他自己在那吃零食,我就看了会儿妈网。过了一会儿,他走到我跟前,小手举到我嘴边,我再一看,他居然剥了块糖给我送了过来,感动得我呀,赶紧接过来跟他说“谢谢” 以前都是我问他“给妈妈吃一口行吗?”他才给你把吃的送过来,这次可是他第一次主动跟我分享他的零食。看来“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是领悟了。不过对于古代的思想我还是结合现在的平等式教育,在解释上略加改动了一下,我给他解释的是“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只顾自己吃,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晚上吃饭的时候也是,我说“妈妈饿了”,他就从盛米饭的盆里捏起一个小米粒放我嘴里了,真逗! 吃着饭,我给他往碗里夹鱼,他还主动跟我说“谢谢妈妈!”。吃饱了饭,果果还要吃零食,我告诉他等会儿再吃。他同意了,并且告诉我“不能吃撑”(我对“食适可,勿过则”的解释) 以前,好多妈妈都推荐让我给孩子读《弟子规》,可我在先看了一遍后感觉里面的内容好多都不太适合现在的孩子,比如什么都是大人在先,小辈的必须无条件地顺从长辈,每天都要跟父母请安才算孝道,熬夜就是珍惜时间等。再加上当时果果对古文学还不太感兴趣,我就基本没给他读过。通过今天读《弟子规》后果果的变化,我对这部作品的态度有了些许的改变。但还是将一些“古板”的东西改动了一下解释方法,这样更能让孩子接受里面所讲的道理。我现在把果果今天的这些小变化统统称为“弟子规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