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19 | 浏览: 639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关于这点,我还有另一个个人感受要说。有段时间,我狂热地收集我喜欢的画家的绘本,尤其热衷于像大卫•香农、昆廷•布莱克这样元气充沛,每根线条都带着哈哈大笑气质的画家。可后来松居直的一句话打动了我。在他看来,孩子拥有的绘本就是他最初的美术馆,是浸入他骨髓的美学构成因素。为了对婴幼儿包容万象的美术馆负责,我还是收下自己不喜欢的佩特和伯宁罕。(后来《和甘伯伯去游河》成了米尼挚爱,好吧,我至今不喜欢那本书。)所以,万一你收了你大不以为然的绘本,不妨也捂紧喋喋咒骂的嘴,掐住钱袋,看看凝视着画面的孩子,对自己催眠说:“看呀,他们能看到美!”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放下绘本,闭上眼睛
我是一个害羞的妈妈。平时很饶舌,但有时候不知道怎么跟一个周岁上下的孩子对话。绘本是一个让人感觉“我们好像在做一件需要双方共同完成的事”的东西,打开绘本,像打开共同亲密感的介质。(当然,“亲子互殴时间”和“每天大海时间”里我们也很亲密的。)但是,就像之前说的,共读绘本的目的绝对不是绘本本身,而是和世界达成默契。所以,当你感到你们对某一绘本足够熟悉时,放下它,闭上眼睛,用想象力填充它。因为这个世界最终的支撑物,不是绘画,不是文字,不是所有的词汇,而是想象力和彼此之间爱的记忆。
共读绘本这个行为本身,是为了放下绘本面对世界。只有这样,这珍贵的骑鲸之旅才是毫无束缚的、全然自由的。
在《骑鲸之旅1》中,我尽量避免谈到米尼的绘本阅读情况,希望在更宽泛的所有人的亲子共读语境中去谈论绘本阅读的种种魔法。但在《骑鲸之旅2》中,因为牵涉到更多更细微的阅读细节,我经验又浅,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做例子,为此我深深汗颜。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我不喜欢那些“我的孩子很出色,所以你们要依循我的做法”的权威育儿书,也时常反省,告诫自己万万不能做这样的母亲。我们的亲子共读之旅遭受了许多失败,至今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所以,如果在读这篇小文时让您有这样的感受,请千万包涵。
亲子共读的很多体验,是很私人的。正因为如此,它也夹杂着不可言说的甜蜜。之所以把这些魔法写出来,因为我正怀抱一颗喜悦而盼望呼应的心。每个夜晚,我都独守一隅,和自己的小鲸鱼泅渡大海。“喂——喂——听到了吗?我在这里。我很开心。你们呢?”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共读失误】
“失败之书”,并不是 “无用之书”
我曾和许多怀抱雄心、激情与爱,誓言投入亲子共读的父母一样,站在五花八门的绘本架前茫然地咬着手指、四处找资料或求人给书单。一听到“这本书大名鼎鼎、获奖等身”就像抓到一根稻草一样急着将其纳入囊中,因此饱经失败。
至今还会遇到许多人,一见面就说:“我的孩子多少多少个月了,麻烦你帮我列个书单。”——我不是能拍着胸脯、言之凿凿地为别人开详细书单的饱学之士,面对闪着狡黠眼神,永远和我们作对,也永远依恋我们的小宝宝更该慎之又慎。如果可以,我更愿意谈谈我在亲子共读中的“失败之书”。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米尼现在刚满两岁,拥有自己的藏书近五百本。其中三百本是我们常看且他非常喜欢的,还有两百本对0—2岁的他而言,是“失败的选择”。
我自诩是一个选书慎重的妈妈。在《骑鲸之旅1》中我曾经说过,自己的选书渠道多半来自:
● 国际获奖作品;
● 国内亲子共读推广人的书单;
● 某些结构严谨、有丰富经验的亲子阅读推广图书的内容推介,如《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安妮塔•西尔维)、《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彭懿)、《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汪培珽)等;
● 购买排行榜;
● 开放式绘本馆或购书网的试读结果……因为绘本很贵很占地方,必须在购买前有充分的准备与决心,力求精准。我做的准备工作简直称得上“用理论武装到牙齿”。但即使这样,失败率依然接近40%!这是多么惨重的代价。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所幸,我所说的“失败之书”,并不是花钱打水漂的“无用之书”,而是不适合0—2岁共读。但它们的确是好书,是过两年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喜欢的绘本。现在它们没有名分,却喧嚣地占据着我家两列沉重的书柜,坦然迎接我惶惑的目光。
这些“失败之书”中,有许多印着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七号梦工厂》(大卫•威斯纳)、《自己的颜色》(李欧•李奥尼)、《永远永远爱你》(宫西达也)、《花婆婆》(芭芭拉•库尼)、《极地特快》(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爱心树》(谢尔•希尔弗斯坦)……没错,我特意列举其中最大名鼎鼎的绘本,只为挥舞棍棒,用力摇撼当初执迷的我和现在的你们,断喝“这些书真的不适合0—2岁宝宝,不要被其盛名给骗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极地特快》是个西方习俗文化下影响力巨大的绘本,“美国最受欢迎圣诞礼物书,销量超过700万册”,荣获大奖、长时间位列畅销书排行榜,是经典电影的原著。故事说的是相信圣诞老人的男孩在一个冬天深夜坐上神秘的极地特快,穿越千山万水、恢弘雪景,到达巨大的城市:北极。北极到处是圣诞玩具工厂,挤满成千上万的小矮人。圣诞老人派发的第一份礼物,是把他雪橇上的银铃送给这个男孩。但在归程中,小男孩把银铃弄丢了。到后来,回到家拆圣诞礼物时,他又收到了它——这个银铃的优美响声,只有孩子听得见。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给米尼读这本书前,我已经做好充分的铺垫。
第一,他有乘坐动车的经验;
第二,他喜欢《两列小火车》,对图画书描绘火车旅行有熟悉认知;
第三,他有一个相当近似的列车玩具。
我雄心万丈骑鲸而上,两分钟后铩羽而归,之后屡战屡败,惨不忍睹。我很快意识到自己失误所在:
第一,作为在靠近热带的岛屿上生活的孩子,米尼不懂“雪”;
第二,他对馈赠礼物的“圣诞节”毫无概念;
第三,最重要的是,《极地特快》中饱含的“失去和得到”“信必成”的思想,他感受不到。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亲子共读的失败之书
在米尼的阅读经验里,作为《极地特快》反例的,是《小猫咪追月亮》(说的是一只小猫误认为月亮是一盆牛奶,不停扑向月亮,却一再把自己摔疼,回家后找到为它留的牛奶的故事)和《两列小火车》(说的是两列火车如何翻山越岭,到达西方边界的故事)。作为页码相差不多、蕴含情感(或涉及事物)类似的绘本,他对后两者接受度极高。这是为什么呢?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二十二至二十四个月大,有充分阅读基础的孩子,可以放手共读有逻辑因果关系、有情节,并蕴含某种特定情感的读物了。但这类读物不宜太长;不宜交织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的讲述(一半篇幅讲乘坐火车,一半篇幅讲接受礼物,孩子势必对其中一部分产生疑惑与厌倦);不宜有必须留到文末才能解决的悬疑(拜托!两岁的孩子不会在翻了十几页后,还把绘本开头的问题拿来问你,他们会忘记这个问题,然后跑出去玩)。他们喜欢在一两页间快速了解一个情节,喜欢不断重复的节奏和相似的内容。这样的故事对他们来说是可控的、亲近的。《极地特快》——最早留到他们三岁圣诞节看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骑鲸之旅:怎样为孩子挑选绘本?怎样千方百计"引诱"孩子去阅读 ...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