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1 | 浏览: 366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41 
在这个测试中,选12的属于安全依恋心理,
345属于回避依恋心理,
678则属于抵抗、混乱型依恋心理。
现在,你能确定自己属于哪种依恋心理了吗?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41 
请你回想一下,你的父母在你小时候是怎么对待你的,而又有哪些地方让当时的你觉得不舒服,然后再想想看,你现在应该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当初影响过你的那些问题,是不是在孩子身上重复上演?
只有父母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让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心理。
依恋心理与人的性格,以及之后所养成的应付社会的能力都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心理学家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
)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
这个实验被称为“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
从对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界定了亲子关系的基本类型。
实验的大致内容如下:实验的操作者与作为实验者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起进入一间放满玩具的房间。当孩子在房间里玩的时候,父母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没过多久,房间里进来了一位陌生人,进来的陌生人开始和孩子的父母聊天。然后,孩子的妈妈离开房间,这个时候,孩子看到妈妈离开了,会觉得不安,陌生人过来安慰孩子。过了一会儿,妈妈再次回到房间里,走过来安慰刚才单独和陌生人在一起的孩子。
爱因斯沃斯通过这个实验将依恋心理分为了两大基本类型。其中一种被称为“安全型依恋”,而另外一种被称为“非安全型依恋”。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41 

4.jpg

(图4
像这些在幼儿时期形成的依恋心理,会对孩子的将来造成很大的影响。
具有安全型依恋心理的孩子,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态度积极,
也能从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感。
自己独处的时候比较平静,不会缺乏安全感。

5.jpg

(图5
相反的,如果是非安全型依恋心理的孩子,常常会肯定别人而否定自己,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依赖心理。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不安、愤怒的情绪。

6.jpg

(图6
具有回避型依恋心理的孩子,则是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否定他人,不轻易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会觉得与别人过于亲近是件麻烦事。这样的孩子自己独处的时候,反倒觉得轻松自在。

7.jpg

(图7
具有混乱型依恋心理的孩子,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持否定态度,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与他人接触会感到恐惧。这样的孩子在心理上害怕与任何人有亲密关系。

8.jpg

(图8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41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呢?
首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对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予以回应。

9.jpg

(图9
其次,父母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尽量始终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孩子。

10.jpg

(图10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要无视孩子或是采用强硬的手段,可以依照之前和孩子之间所作的约定来纠正孩子的错误。

11.jpg

(图11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以及他人的肯定和信赖,就算遇到困难也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勇敢地去面对。
孩子出生以后,产生的第一个心理就是依恋,因此非常重要!
为了孩子有一个积极的好心态以及面对世界的健康心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7-25 
帖子
1418 
非常有道理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39 
太好了,又学东西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15245 

公益勋章

学习啦,激励法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帖子
723 
学习了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39 
真好,又学一招,这个图的心理学教育有书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这些小测试让你更懂自己的孩子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