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3 | 浏览: 700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檬檬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8-9-19 
帖子
1447 
回复 小女子木木 的帖子

嗯,早训练,上学这样老师真是愁。
檬檬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8-9-19 
帖子
1447 
回复 小女子木木 的帖子

我也去试试你的方法.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帖子
907 
呵呵,和我老公有一拼了。
檬檬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8-9-19 
帖子
1447 
回复 aribozyme 的帖子

呵呵,你老公也这么慢吗?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9-10 
帖子
4114 
   LZ说道女儿的急性子,让我突然想起前德云社的相声演员李菁那个“都三迈了”的桥段。呵呵…..
   
孩子是急进风还是慢郎中的性格很大程度是出生时就独特于他人存在了。后天我们家长可以透过习惯的影响去激发TA或慢或快中的潜动力。像一个急性子的人通常伴随的是办事有效率,反射弧快;而慢性子的人性格多温和做事认真条例,勤于计划准备。
   
这的确需要我们家长耐心观察去挖掘发现孩子的优点,至于集体生活的步调一致性是人作为社会属性的一面需要培养习惯跟上溜(发音四声)的,不建议LZ过多暗示随奶奶和老师反感的慢性子,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取悦于老师和家长的天性,想获得表扬想得到肯定,不妨放下您自己的急性子而放些耐心听孩子心底的声音去帮助她树立集体意识,说近了是让老师更好地建立统一的秩序性;说远了这是懂得尊重别人也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2-16 
帖子
1071 
哈哈,楼主慢性子的宝宝真可爱!等她慢慢长大点,可能会好点,不论慢性子还是急性子都是咱的宝宝,别总说她,孩子也有自尊心……
檬檬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8-9-19 
帖子
1447 
本帖最后由 you_meng 于 2011-11-28 12:05 编辑

回复 Cherry's妈妈 的帖子

亲说的有道理,呵呵,其实老师和我说孩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老师也是更深一步和我们去沟通如何让孩子跟上大家的节奏,平时老师总是激励她的,总说孩子聪明可爱听话之类,她的老师对孩子还是不错的,孩子也会对我说,“赵老师喜欢我,金老师也喜欢我”。不过老师也是让我们需要认识到她的一些问题,不跟节奏走,就总得搞特殊化对待,慢人一拍吧,也是希望我们一起努力从生活中多训练一下孩子,其实说她随奶奶随爸爸,也许偶尔的我们大人说话时才会说道,在孩子面前不太会说这些的。呵呵,我们会常注意这些。



檬檬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8-9-19 
帖子
1447 
回复 fdzy8010 的帖子

嗯,会多注意这些。

檬檬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8-9-19 
帖子
1447 
回复 小溪翘妈 的帖子

呵呵,同病相怜。
牛牛妈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09-08-27 
帖子
597 
可以让你家宝宝敲敲鼓,
忘记在哪看到的,慢脾气的宝宝学敲鼓,急脾气的宝宝敲些金属乐器,鸣金收兵嘛,收敛的意思。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慢性子的宝宝伤不起 老师昨天和我说呀,你家孩子真的太慢动作了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