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3 | 浏览: 773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9-10 
帖子
4114 
原帖由 nickzhu 于 2010-12-20 10:49 发表 我正发愁这个总结怎么写呢,李老师讲的东西内容很杂也很散,材料都是互相验证的,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看见cherry妈的总结,我打算干脆就写感受好了。
哪位是宝宝妈啊?我实在对不上号,嘿嘿。 他讲的是挺杂的,因为他知道的太多,面对的听众又太多元。这样的杂也倒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去了解不同领域的相关联系。 讲座和看书都是注重感受的,这个比写总结更重要!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9-10 
帖子
4114 
亲爱的嘟妈,你记得整理CHERRY的照片吧! [ 本帖最后由 Cherry's妈妈 于 2010-12-20 11:18 编辑 ]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9-10 
帖子
4114 
原帖由 怪怪@tj 于 2010-12-20 10:56 发表 cherry's 妈妈,非常感谢你详细的笔记啊,让我对周六的课程有了大概的了解 也减少了我的遗憾。。。kiss 很期待你后续跟“老赵”了解后分享更多的信息哈 ps:俺可是认认真真,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滴哦,嘿嘿
谢谢你还愿意花时间看费眼的文字。如果是为了育儿有收获,去看我首页贴的那几本书就够了。 这是我的咨询师朋友老赵的原话。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9-10 
帖子
4114 
原帖由 gao20040610 于 2010-12-20 11:08 发表 你的工作室是不是给我们讲讲课啊
我需要澄清一下,不是我的工作室(限于水平,我的梦想还没照进现实)。我是定期参加的这个工作室的成长小组活动。
仔仔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0-02-03 
帖子
1656 
原帖由 Cherry's妈妈 于 2010-12-20 11:12 发表 上午的课程针对育儿的实践真不多,我的帖子毕竟是在妈网上,所以更多的延展到了孩子的话题。其实更精辟的聊到了中国人的婚姻现状和担忧,只是不适宜写到这里。
我们家就是在外很活泼健谈,在家很孤言寡语的爸爸妈妈,期待更加精华的内容,放在这里也能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只有在和谐健康的家庭里,和快乐的爸爸妈妈才能谈得上对孩子的全方面的教育.爸爸妈妈如果为了自己婚姻生活而担忧,有意或者无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
仔仔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0-02-03 
帖子
1656 
天津工业大学的不言心理咨询成长小组,离我们家还算比较近啦~ 留意~
朵朵の传说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0-02-13 
帖子
11124 
哈哈哈,即使是讲婚姻,也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啊 只有好的婚姻关系,才能促使教育出更好的宝宝啊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9-10 
帖子
4114 
原帖由 oritawu 于 2010-12-20 11:35 发表 哈哈哈,即使是讲婚姻,也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啊 只有好的婚姻关系,才能促使教育出更好的宝宝啊
YES,我最初从半路学习婚姻家庭咨询就是源于CHERRY。我想这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源动力。当然不是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不快乐,只是和谐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的快乐来的容易一些。请大家别有非此即彼的想法。
宝宝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9-10-26 
帖子
2000 
原帖由 Cherry's妈妈 于 2010-12-20 11:16 发表 哪位是宝宝妈啊?我实在对不上号,嘿嘿。 他讲的是挺杂的,因为他知道的太多,面对的听众又太多元。这样的杂也倒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去了解不同领域的相关联系。 讲座和看书都是注重感受的,这个比写总结更重要!
我们坐在靠门那边,咱们相册里,有俩人的那个就是我和宝宝爸爸。
鱼儿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7-29 
帖子
1648 
看护者的喜怒无常容易发展成边缘性人格的孩子(特点:难缠),一个视孩子为麻烦的家长,孩子很自然的能感受到这个信息而变得讨好.相反一个健康的妈妈对孩子是滋养的. 昨天看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大致说孩子其实从婴儿期就开始学着“讨好”父母,以便争取到更多的关注与关爱,所以你的言行会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想法与成长,她的书中也都提到过李老师,看来也给买本看看了 [ 本帖最后由 fighting@tj 于 2010-12-22 08:54 编辑 ]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专家】李子勋老师心理学讲座,意犹未尽!!!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