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记得在一次育儿讲座中,幼儿教育专家刘宁教授专门针对如何给孩子读绘本,为在座家长讲解:“给孩子讲故事,要讲普通话,尽量绘声绘色,而且一定要按照书中的字去读,一字一字地读,不需要解释。”比如,书上写着“窗外下着鹅毛大雪”,家长不要讲成:“外面下着特别大的雪”。这正好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关于读书章节的阐述不谋而合。经典绘本中的文字,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反复推敲而成的,语句适合孩子听,又富有文采。对于孩子来讲,“鹅毛大雪”与“下着好大的雪”的意义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不让他们在人生阅读的起步阶段,就将语言的魅力注入其中呢? 很庆幸从第一次给夕夕讲故事时,我就采取了这种方式。以至于夕夕从会说话开始,几乎没有过齿音字或咬字不清的情况,而且词语运用方面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她很小的时候,说话时会经常用到一些连词,如“不但……而且……”、“因为……所以……”之类,现如今已会使用一些简单的成语,如“叶公好龙”、“迫不及待”、“瓢泼大雨”、“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且语境用得基本正确,我知道,这些都是平日里故事书中出现过的内容。读书,是未来语文学习的金钥匙,握紧它,才能品尝到语言的魅力与甘甜。 另外,在读的时候,不要打断故事情节。如,书中写着“小猫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家长不要在读完这句后马上问孩子“宝宝,小猫怎么叫啊?”,这样会使故事情节脱节,无法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并且会让孩子无法专注听完整个故事。 记得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还提到,孩子渐渐长大,在给孩子读书时,可以一个字一个字指着给孩子讲,日积月累,孩子会出现一个识字爆发期。这一点我正在尝试,如今给夕夕讲故事时,对于一些字比较少的书,我会指着字给她读,夕夕也会学着我的样子,用小手指着书中的文字复述给我听。我想与其把孩子送到外面去上那些生硬的识字班,何不让她从美妙的故事中去慢慢积累自己的识字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