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829
- 昵称
-
- 经验值
- 829
- 在线时间
- 171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3
- 积分
- 1000
- 精华
- 0
- UID
- 5511704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98
|
学习了,
基本赞同楼主的观点,但是有时候,理论是一回事,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楼主提到的“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培养”,可能有些妈妈也能认识到应该怎样做,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很多教育的基本思想都被“改良”了,也许这就是楼主所说的教育本土化吧。
比如上早教,本来家长应该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和家里、小区里不同的场所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在早教课堂上怎样玩,玩什么,就看老师的引导能力和孩子的兴趣了,,孩子如果喜欢老师做的动作或者游戏,那就自然会跟着模仿,孩子如果暂时对这些提不起兴趣,那就顺其自然好了。可是我常常看到的是,家长在极力的“引导”孩子模仿老师的动作,不管孩子愿不愿意,甚至有的孩子哭了整整一节课,家长还坚持抱着孩子在教室里不出来。大多数老师也以孩子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为评价孩子能力的标准,甚至还有的早教机构拿出若干条动作行为的规范,作为衡量孩子能否升班的依据。。这些都是背离了教育本身意愿的行为。
记不清哪位教育家说的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给孩子无限的爱和自由”。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很难做到。成年人草率的拿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这在我们身边是很普遍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