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第二步:说出所见和即将发生的事,信任孩子,并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让自己成为孩子真正信任和依赖的人。
先看原文:
我看到的一件看似简单却很有启发性的事,彻底改变了我对幼童时期亲子沟通的认识。那是在我参加的一个亲子班的课程中,当时我们一群妈妈正聚在房间的一角闲聊,有人招呼我们的朋友佩奇也来参加。而她在过来前,先俯身蹲在儿子面前,看着她四个月大的儿子并对他说:“杰克逊,妈妈过去和阿姨说几分钟话。你随时都可以听见妈妈的声音,如果要找妈妈,让妈妈知道,我就马上回来。”当我听到她对儿子说话的方式时,我马上就意识到这就是我想要成为的家长的样子。这样的家长会帮助孩子了解他们可能想要了解的事情,会告诉孩子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从而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这样的方式非常有效。 叙述事情的经过是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方式。所谓叙述,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 (1)告诉孩子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就要把你抱起来了”,“现在医生要给你打一针了”); (2)叙述孩子的感受(“我看到你撞到自己的头了”,“你真是喜欢这个玩具呀”); (3)让孩子知道你的期望(“五分钟后我们要开始收拾玩具了”,“我抱你一会儿你就要去睡觉了”)。 也许你会这样想:“她还只是一个婴儿呢,她不会明白我在说什么的。”首先,我们不能确定婴儿是否真能理解语言的含义,然而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即使孩子不能明白确切的词义,但他们至少能够感受到你的语气和音调。在学会说话之前,你就要让孩子能够明白你的意图,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逐渐促进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并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关系。 就在前几天,我和女儿昆西到儿童活动中心去玩,在活动时间结束的时候,很多孩子因为不愿离去而在那里耍赖撒泼。当父母真的带着孩子离开时,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大发脾气,这当然让家长深感烦恼和无可奈何。我注意到这些家长其实都做了同样的事情,他们都是在活动结束时,突然对孩子说,“现在我们该走了。”突如其来的宣布立刻让孩子们开始反抗,而对此父母们的做法则是直接抱起孩子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