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0 | 浏览: 730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帖子
81 
那个,我为什么觉得老人的想法更实际些呢。。。。
海浪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10-29 
帖子
4956 
我觉得,如果在留出了家庭必要的储蓄(家有老人和小孩,一定要留点钱,以备生病之需。)
留出这些钱外,多余的钱可以先还贷款。存更多的钱,也是贬值。

亲有这样的父母公婆,也是幸运。以后好好孝敬他们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4-03 
帖子
1011 
多谢各位亲的支持!
牛牛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9-11-23 
帖子
2004 
首先赞一下楼主的公婆,去年我自己家买房子,我让我老公找公婆借钱,还是借,给利息的,他们居然告诉我没有钱(他们收入挺高的,不会没有钱的)。结果我找孩子姥姥姥爷借的钱,还找我娘家亲戚借了钱。后来我和我婆婆念叨我们得省着过,不但贷着银行的款,还找姥姥姥爷和亲戚借着钱呢。我婆婆居然对我说,别着急,慢慢还吧?
    听到这些,我都无语了。她是不是觉得我们借的这些钱都不用还了?当初我找她借钱,怎么告诉我没钱呢?别人的钱都不是钱了,借别人的钱就不是事儿了?还和我说过紧日子挺好的。我真不知道和她说什么好了,我再和她说下去恐怕就要打起来了。
    反正我觉得买房还是尽量多付一些首付,当然不能把所有积蓄都放首付里,条件允许的话,多付些,因为如果存钱的话,那些资金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收益也会低于银行的贷款利息的。楼主如果觉得对不住双方老人,不忍心用老人的钱,就把每月收入的结余还给老人,甚至你按银行的同期存款利率付给老人利息,都比按贷款利率给银行利息合适啊!这样都合适。我们如果遇到你这样的公婆,真还是求之不得呢。我娘家借我钱帮我买房,给我看孩子,我婆婆是不出钱,不出力,还说那些风凉话,和楼主的公婆相比,我真是羡慕啊!
you can call me 乔治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802 

败家女神

有能力还款的话,就找银行多借钱吧,把公积金账户里的钱用光,别留着。
再说公积金还涨呢。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1-01-16 
帖子
7248 

每月论坛之星 筑家女神

我觉得如果可以一部分公积金,就没问题,少付,贷款这东西等你想明白,想贷款了,岁数不行了,,,能贷就贷吧
孔睿欣15801592883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0-11-28 
帖子
14176 
我觉得吧,双方都是好心,都是为了对方着想,初衷都是好的,不过买房为了老人住的开心,要是为了这点事到不顺心了,还不如让人家心甘情愿多拿钱,多花钱老人开心,省钱到不自在了,为啥不照顾一下人家心理呢?
铄铄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6.12.1. 
帖子
552 
怎么高兴怎么来
爱吃瓜子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2013 
还是多贷款,少首付,你们的公积金还会涨呢。
我老公买房时倒是没多付首付,可是提前还贷了,现在后悔死了,跳了几次槽,公积金涨了,现在每个月还几百块贷款,但是多出来公积金取不出来,手里还没钱,想干啥都干不了,政策又不许再贷款,那些公积金这能等着退休再取了。
血的教训呀!低首付,不提前还贷,记住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两代人,两种消费观。谁对谁错,大家一块来叨呗叨呗!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