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5 | 浏览: 254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2-08-04 
帖子
10 
1.孕吐是一种保护行为 害喜呕吐是生物界保护腹中健康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能够让提早察觉的可能伤害宝宝的各种病菌或伤害物质通过呕吐的方式排出,以确保这些东西不会进到体内,例如含有微生物或病原体的食物(如肉类),以避免给带来潜在的危险。
2.激素是罪魁祸首 大多数专家认为是体内激素的增加刺激了大脑,而引起呕吐。
3.传达一种信息 害喜呕吐主要是发生在的妊娠前几个月。妊娠中后期,胎儿会通过胎动来引起母亲的注意;但是前期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完全没有能力抵抗外力,表达不适。因此害喜的反应,实际上在向母亲传递自己存在的信息,提醒妈妈要保护好自己。某些因素也会增加孕吐的几率,如超重或多胞胎等。
4.不必担心妊娠早期的孕吐会影响的健康成长 很多准妈妈都会担心因为自己的孕吐反应影响对胎儿的营养供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虽然孕吐暂时令你无法保持对营养的均衡吸收,但无需过多担心的健康。因为在第一阶段,主要是胎儿处于器官形成阶段,而非生长发育期,这时对营养的需求就相对少一些,在他的营养需求增加时,你也会恢复到正常的饮食状态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2-02-16 
帖子
2535 
帮顶起来,希望更多的姐妹拥有一个科学的怀孕生活!祝福大家!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2-08-04 
帖子
10 
缓解孕吐办法 尽管目前还没有方法从根本上阻止孕吐,但是在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上做一点小小的调整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1、饮食 少吃多餐,例如将一日三餐改为每天吃上5~6次,每次少吃一点。或者每隔23个小时就吃点东西。
2、在床边放一些小零食,如饼干、糖果等。每天在睡前以及起床前都吃一点。
3、不要错过任何就餐时刻,避免空腹。 在餐前半小时或餐后半小时喝饮料。不要在进餐的同时喝饮料。 唾液分泌较多,也会刺激呕吐,酸性饮料有助于减少唾液分泌。
4、茶或甜的碳酸饮料有助于平息反胃的情况。或者试试柠檬水。 要多喝水,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避免因呕吐造成的脱水。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要因为你渴望的超出了你的饮食计划而勉强自己放弃。
5、尝试用冷的食物代替热的(冷的食物散发的味道不是那么强烈)。
6、 避免吃太油腻或辛辣的食物。 常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小吃(如低脂肉类,海鲜,坚果,鸡蛋以及豆类)。
7、 在饭前吃点咸的食物,会帮助你顺利地度过这一餐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2-02-08 
帖子
169 
缓解孕吐的方法 还不错啊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12-02-10 
帖子
55 
谢谢楼主的分享啊!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2-03-02 
帖子
103 
我吐的就特别的厉害,几乎不能闻见一点油味儿和烟味儿。很难受哦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2-04-05 
帖子
147 
很好的资料,等待楼主更新啊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2-04-13 
帖子
603 
我继续等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5-08 
帖子
83 
希望楼主尽快更新啊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12-07-18 
帖子
68 
坐等 新的知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孕期妈咪生活大全——希望对各位麻麻们有帮助!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