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48358
- 昵称
-
- 经验值
- 61499
- 在线时间
- 457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12-18
- 积分
- 61499
- 精华
- 20
- UID
- 3837181
  
- 宝宝生日
-
- 帖子
- 12226
|
本帖最后由 mysh807 于 2013-12-2 20:03 编辑
穿过这条小巷就是温州大名鼎鼎的五马街,五马街里有一家专卖温州特产的五味和。
五马街,它东起解放南路,西接蝉街,长424米,宽13.5米,最狭为10米。历史上五马街曾称五马坊,民国时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起名中山路,解放后重新恢复五马街,“文革”时期曾改称为红卫路,1982年再一次复称五马街。
据传说,这五马街名称的由来跟王羲之有关。相传王羲之在任永嘉郡太守时,经常乘坐五头马的马车出入这条街坊,每当路过时,百姓老少都在街路两旁迎奉请恩,由此人们便根据这么一个典故,将坊名就命名为五马坊,自唐宋以来一直沿用,于清朝开始改为五马街。
记得我们有一首《瓯江竹枝词》曾这么写道:“五马街头达广衢,门前五马立踟蹰,乌衣子弟正年少,郎是兼兼颇有须”,所讲的就是有关王羲之的典故。
还有一个传说是讲很早以前,这条街上住有一个打草鞋的老人。每天将草放在门外一块十分光滑的石头上捶敲。结果有个采宝客看中了这块石头,要老人高价卖给他。但老人讲什么也不肯,后来怕这采宝客再来纠缠,这老人就把石头搬进屋里去。这样过了几天,那个采宝客再来要高价买下这石头时,发现这石头已经一分不值了。据讲这块石头是一块隐藏着五头宝马的化石,由于老人每天将草在上面捶敲,使宝马富有生命力,但现在这石头被老人搬进屋里了,几天吃不到草,这五头宝马也就死了。后来,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而将这条街命名为五马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