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2722
- 昵称
-
- 经验值
- 2080
- 在线时间
- 101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0-12
- 积分
- 2181
- 精华
- 14
- UID
- 6279363
   
- 宝宝生日
- 2010-07-16
- 帖子
- 233
|
发展一个人的才艺,最重要的并不是具体技能,而是他所通过这些才艺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我们可以想一下,徐悲鸿的骏马,齐白石的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莫扎特的小提琴,他们的技法固然超凡脱俗,但他们作品的临摹者同样技艺纯青,然而为什么大师们的作品流芳千古,而临摹者的作品却被斥之为赝品?“学我者俗,似我者死”,因为艺术中有二个字是学不来的,即:思想。孩子之所以喜欢某项才艺,这仅仅是表象,而其实质则是他所想表达的“思想”,即他通过这项技艺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当一个孩子画出一幅精美的图画,家长喜不自胜,连连称赞道:“××,这幅画画得真好,整体的勾勒,线条的搭配,色彩的运用,简直太完美了,我家××棒极了”还有的家长会赞叹:“××,你能画出如此美妙的作品,与你平时的勤学苦练、专心认真是分不开的,妈妈有一个像你这样积极向上的孩子,真心感到骄傲!”这两种鼓励,一个着重细节,使鼓励有血有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真诚;一个注重态度,能帮助孩子生出原始的动力。可以说,这两种鼓励方式都是很好的,比起那些有对比心态以及注重结果的鼓励如“你这次画得比某某小朋友都好,再接再厉!”“ 这次得了绘画冠军,真是太棒了”等,要强出很多。
然而即便如此,仍旧是缺乏大气度,缺乏艺术的高度。要想让孩子真的打心眼里喜欢喜欢艺术,不能仅仅鼓励这些看得见的,更要鼓励那些看不见的。看不见的东西,才是孩子才艺学习的根本动力,才是决定孩子能在这条路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这个看不见的东西,就是思想。技法是可以学习的,而思想却无法学习。当孩子完成一件作品,我们可以跟他一起探讨:“××,你想通过这幅画告诉我们什么呢?”孩子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他就不再是形而上的学习技法,而是融入感情融入思想了。不论是打算让孩子接受才艺的熏陶,还是打算让孩子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都应该站在思想的高度上加以鼓励。
才艺培养与家庭环境关系很大,艺术之家姑且不谈,毕竟人家具有先天优势。我们平常人家,不要指望孩子单枪匹马去冲锋陷阵,不要指望依靠砸钱延请名师来帮助孩子圆艺术之梦,而要给孩子形成艺术的气场,凝聚家庭的学习力量,如孩子学某项艺术之后,家长可以聘请自己的孩子当小老师,自己做一名虚心的小学生,形成艺术氛围,并激发孩子更大的成就动机,而不要成为孩子学习的监督者或者鞭策者。有了家庭沃土的滋养,孩子就有了源源不竭的澎湃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