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32311
- 昵称
-
- 经验值
- 14607
- 在线时间
- 496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8-25
- 积分
- 15103
- 精华
- 24
- UID
- 2960191
         
- 宝宝生日
- 2008-11-06
- 帖子
- 2429
|
上周日可爸和可妈去参加儿保所的家长学校。非常有感触。
涉及主题是1-3岁幼儿的行为特点及教育方式。
其中有几点愿与各位妈妈分享。
首先,接纳孩子的拒绝行为,接纳孩子说“不”,接纳孩子的哭闹。
很多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抵触行为采取反向处理措施。比如要孩子吃饭,孩子说不,挑战父母的权威,父母执意己见,非喂不可。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无可厚非。孩子说“不”也是从爸爸妈妈这里学来的。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映射出我们在说“不”时对于听话者的影响。
老师说的好,会说不的孩子,正在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初步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及行为准则。
其次,对于孩子哭闹,很多爸爸妈妈会竭力制止,妥协或者利诱或者威胁,任何一种方式都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拿可可举例。可可喜欢吃巧克力,爸爸总是会买各种各样的巧克力回来,放在冰箱里。有了第一粒,可可就要第二粒,不给就哭。那天可爸抱着要巧克力的可可说,今天吃一颗了,再吃就要问妈妈可不可以。可妈装的很严肃,两手画八字说,绝对不行。不曾想,可可竟然嚎啕大哭,认真的嚎啕大哭。结果是可爸妥协,抱着可可去拿。
不给就哭,哭了就给,可可有了这样粗浅的经验,当然会故技重施。从理论上,可爸可妈的行为,就是正强化这种不好的行为。
对待的最好方式就是用简单的语言、平静温和的语气拒绝,安静的让她一次哭个够,然后抚摸抚摸表示安慰,接着做别的事情。
再次,正强化和负强化。受到奖励、关注的行为会不断加强,这是正强化。受到惩罚、忽略的行为会不断减少,这是负强化。上面的举到的可可的例子,可爸对可可的安慰就是一种关注,巧克力就是奖励,正强化了可可的任性。
对于1-3岁孩子性格因素的纠正,需要有效约束,正面培养。清楚简单的讲明规则。比如某一个小朋友推了其他小朋友一下,爸爸妈妈上来教育,噼里啪啦先是一顿训,然后妈妈语重心长的说这样不对,再然后一堆道理摆过来。其实这时只要严肃、平静的告诉他这样不对,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就OK了。
商量、请求或者威胁都是不可取的态度。
另外要提醒各位妈妈的是,最不应该被奖励的行为是吃饭,最不应该被惩罚的行为是尿床。老师提到一个八个月大的宝宝的例子,父亲有洁癖,某天半夜发现孩子尿床了,忍了好久的父亲终于在疲惫中发怒了,对孩子动了粗,直到现在,孩子两岁多了,不会说话。孩子对于拉尿已经有了抵触心理,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从简单的生活习惯上升到心理问题。
父母所有的行为都应该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奖励也好,惩罚也好,一定要对事不对人。父母之间相处的方式也应突出爱的温度。
以上是可妈听课后的简单心得,愿与妈妈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
-
总评分: 经验值 + 50
妈豆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