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35574
- 昵称
-
- 经验值
- 23197
- 在线时间
- 550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3-2
- 积分
- 23197
- 精华
- 21
- UID
- 7529671
 
- 宝宝生日
- 2010-03-30
- 帖子
- 4160
|
本帖最后由 Ann娘 于 2015-4-17 12:20 编辑
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段日子,一直到正式进入小学学习的这段时期,是通常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期。在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家长的扶持,包括精神上,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比如入学心理准备,学习用具准备,时间观念的改变和师生关系的改变。
孩子上小学后,他们所需要的自理能力、心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相比在幼儿园时期都大大不同。好的幼小衔接教育,应该旨在培养孩子进入小学后能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比如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知识的准备。
生活习惯方面:
1、培养孩子自己起床的习惯。
2、早睡早起,早饭必吃。不吃早餐,在学校的一上午都白搭了,还不利于身体健康。
3、不过早给孩子自己的房间,一年级时,就让孩子在餐桌边学习吧。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没有考试的意识,还不会主动学习。
4、教会孩子自己洗抹布,拧干,把桌子擦干净。(上了学,在学校得自己收拾书桌呀)
5、入学前的暑期是培养家庭学习习惯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一定让孩子养成每天都要有半天时间对着桌子的习惯。画画,写字,学数学。。。。。。干什么都行,培养孩子在家学习的习惯。可以考虑报个暑期学前班,大人孩子都能先适应一下学校的作息规律,起码早上起床,让孩子先适应着,免得两个月的假期太散漫,开学适应的难度加大呀。
6、别让孩子过渡沉迷电视,努力创造一个少看电视的家庭环境。
7、培养孩子在早上出门上学前,在家解决大便。(在学校解决大便比较麻烦,孩子也许会不适应,反而拉不出来)。
8、遵守幼儿园或兴趣班的交作业时限,是的,妈妈要做孩子的好榜样,让孩子养成认真对待作业的好习惯。
知识方面:
1、让孩子坐的住,学会倾听,教会孩子在妈妈和朋友、老师说话的时候不要打岔,别人说话时耐心聆听。
2、认读拼音字母(不用学会拼读)。
3、学认,学写简单的字,注意握笔姿势。会写自己的名字。
4、适度地讲解一些数字的概念。数学是进阶式的学科,一环扣一环,低年级的知识没掌握,后面的学习会出现滚雪球式的恶性效果。所以数学可以提前学学,让孩子能理解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
5、教会孩子看时间。看懂时钟,并不仅仅指让孩子说清楚时间,而是懂得时间的经过 。有时针,秒针转动的时钟,能让人一眼看出时间的经过。钟表是60进制,这是小学是比较难教的一个内容。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就可以学会。
6、给孩子多读经典故事,培养理解能力。
7、多表扬孩子写的字,就像表扬孩子的画那样。让孩子觉得写字是个快乐的活动。当孩子字写的不好,妈妈请不要生气。
8. 认识人民币的钱币, 适当玩玩买卖东西的游戏,学会算账,找钱啥的。这个和第五条的看时间一样,日常生活多接触,就可以学会。(4月16日新补充的)
零散总结了这些,欢迎大家拍砖。我只是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孩子,让她可以自我肯定,拥有自信。孩子的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补习班/兴趣班和老师。妈妈们,加油啊!
|
-
总评分: 妈豆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