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问题 学区房的风险何在 这个问题,貌似很简单。可是要稍微说得清楚一点点,我们老百姓,真不容易。这年头,为啥老百姓自己都要把自己逼成半桶水的“专家”。因为社会好复杂,跟电视剧《步步惊心》一样啊,我不稍微多知道些,被卖了还帮你数钱呢! 我们得适当了解以下,构成一套学区房风险的东西主要有哪些:
一是建筑物本身,这是最最最最最重要的!
首先,我们得回到学区房的基本属性:住宅。这里要借用一些不动产评估的相关概念,如果我说的不对,专家看了就一笑了之吧。我们说一套房子到底值多少钱,对任何房产的估价,谁说了都不算,都是一个技术服务机构去操作的,这些机构就是不动产评估机构,如果你不知道,也不要紧,走商业贷款的同学到时候会给他们交一笔评估费的,这个价格就是银行认可的房价。 房子是在土地上的,两个是绑在一起的。所以一般我们都叫“房地产”。房子不能移动,所以又叫“不动产”。一动就没有了。这个动包括房子塌了。当然,现在很流行的“房屋移动”,就是那些古建筑的方法,不过你家的房子想这么整体移走,得邻居都同意,可是移走放哪里?你还得买块地去放。
有同学就会问:既然房子塌了,那地也还是我的吧?这位同学没有学习物权法,房子塌了,地就会被收回的。
有同学问了:那我70年的土地使用证,跟30年有啥区别?当然有区别,设定这个期限,因为房子主要目的是用来居住的,至少得考虑住宅的经济寿命差不多50年,然后房子还是能继续存在好些年,房子和土地至少得差不多。总不能为了学区房,设置一个10年的土地使用期哦。
又有同学问了:那我买的老房子,土地使用期跟房子一样,都是好老好老的?没事情,70年到了,只要房子还在,会自动向后续时间的,还是你的房子,土地还是给你用,不过可能得多承担一笔费用而已。
再有同学问了:那我买的老房子,土地使用期限比房子长好多呢。那我恭喜你,其他同学在土地使用期满后,他们得缴纳一定的费用,你至少省下了这笔钱。
对土地和房子本身的误解解除了,下面我得看看不动产评估、也就是其他人是怎么算出房子的价钱来的,到底你的房子值不值钱。鉴于我们都不去考注册评估师的证书,我就列个大概好了:主要有建筑物本身条件,例如面积、高度、密度、容积率;还有房子目前本身的权益,是不是被抵押了、被人租走了,如果被抵押、被人租着,那都会降低价值;还有区域状况,例如配套、道路、交通、市政、环境,等等等等。
说了这么多,你看我前面说的3456的需求,重要不!非常重要!因为即使这个房子你不住的,至少房子本身的价值是在的。3456是你用来对抗市场风险的工具之一,如果有购买力,你还可以考虑加上房子的年龄,特别是对学区房这么个不靠谱的玩意!
上面算出来的价格,只是评估价格。拿到市场上,市场又重新给了房子一个价格。学区房的成交价格就是市场价格,这说的是上面第三个问题的事,就不重复了。 二是学区附加属性,这是最最最最最关注的。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理解我的意图了吧,买学区,千万别忘记关注房子本身。学区这个东西,只是附加在房子上的。房子就好像《泰囧》的“冰冰姐”,学区附加属性、周边商业配套、社区服务等等都是“王宝强”,好多个“王宝强”围着“冰冰姐”,你说“冰冰姐”牛掰不牛掰。 从地理因素分析——就学区划分,目前有2种表述方法:一是按照社区划分,比如上城、江干等。二是按照道路区划划分,比如西湖、拱墅等。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最直白的方法是按照道路区划划分。因为社区到底哪里算哪里,实在是搞得好复杂。每次都得到社区办公室咨询咨询,好麻烦的。抵消这一学区划分的唯一对策,就是拿着地图,离着学校越近越好、越近越好,最好跟学校在一个社区里、跟学校在一个街区里。另外,你还得考虑小学、初中从严控制择校的影响,至少不能离对应的初中太远,否则到时候又把你划到离你相对近的初中去了。最好的办法是,尽量挨着小学,离对应初中保持相对合理距离,并且在周边没有其他初中。你能想到更好的办法?至少我用这个笨办法。
从生源因素分析——就学校招生顺序,教育部门早公开了,都划分了表1、表2、表3、表4。既然大家都想当表1,这里又有一个顺序问题。按照网上公布的信息,如果当年学校招生50个,可是报名的有60个表1的,有两种方法:一是扩大每个班级的人数,把多余的10个人吃下;二是学校实在吃不下,那就按照户籍到学区的先后排序,由教育局统筹安排。知道了吧,为啥有的学校要设置1年、2年、3年的门槛。因为的确人挺多的了。从目前一些小学陆续设置这些规则,考虑未来预期,大家至少得留1年时间,有条件的可以再早点。当然,买的越早,需要应对的学区变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也越高。这就是“双刃剑”啊。
这里有必要再提醒:学区房也对户口有要求。最好保证房子就你一家的户口,这是最省心的事。这也是风险。 此外,必须考虑一个学区的短期生源爆发,就是这个区域近年来会不会在某个时间点出现生源暴增。举个例子吧,就好比突然新来了100个孩子这种情况。如果有这个爆发期,恰巧您孩子也在这个阶段念书,那么尽量避开这个学区吧,这是我的笨办法。
你看,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慢慢体现我对学区的看法了,第二部分 技术篇 也会说到这个道理:找学区,也得考虑跟他同一个年龄层的孩子情况,今后大家一起上学了就是同学,也就是找学区就是找同学、找邻居。 所以,您还纠结着就这么几个特别热门的学区?不是的,适合每个人自己孩子的年龄阶段、家庭购买力、抗风险能力等等因素的,才是适合每个人自己的、最好的学区房。
第七个问题 (下次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