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天天的诸系列书,就像是他的“几房妻妾”似的(这实在是个不太文明的比拟,但我又想不到别的更恰当的,亲,你懂的)。天每天迂回在眼前小书架上的这些选择,脑子里时不时还惦记着大书架(小书架上他每天随意挑选,大书架是储藏所有书的地方)上的那些新朋旧友。 孩子在阅读上的喜好状态,我想大致相似。就像MAMA怀孕时的口味一样,想起要吃什么,那必须马上吃到,否则猫抓心啊,伤不起啊。所以这也是我不太喜欢借书给天天读的原因,你真是很难预料哪片云彩有雨啊,娃儿们的记忆还那么好,他就坐那点呐,有名有姓的找你要某本。上次去文化中心图书馆,我就感觉深刻,时隔两月,他楞是点一本“蓝色的书”苍天啊,我上哪给你拼起啊。没找到,所以整个过程都不是很开心,情绪受到影响。(更不要提借书的卫生问题了) 讲这两天的一个例子吧,前天晚上,睡前读书时间。我们的习惯是在小书架上挑2本书,上床讲。天天自己无精打采的翻看,最后有点泄气的跟我说“都不想看”。呦,臭小子,腻了,是吧。我就提议“妈给拿几本trucktown去吧,好久没看了”天天眼睛一亮,马上回馈“我要3本”(比正常的2本睡前读物多1本哦)。我去拿书,顺便又拿了本Mickey的。果不其然,从那天到今晚睡前,几本trucktown 和mickey系列就成了天的新宠。其中M大概有2个月没看过,T更长时间。 那么总结下: l
借书 VS 买书 我倾向买书,但要本本命中孩子的兴趣点。把钱和时间拍在刀刃上。 l
资源多 VS 资源精 我的书多,原因有二: 1. 我喜欢成系列买进,虽也有入冷宫的。但对一个系列,孩子比较常情,在这 一个系列里,孩子可以建立立体的信息库。就英语来讲,也有了最有助记忆的“重复”的机会。
2. 我买书 都是有生活影射的。比如天去了DISNEY我就买了MICKEY系列。很灵的,这招。 我喜欢带天出去见世面,那么用于买书的联系点也会比较丰富。
我的教训是,书过多,孩子不知珍惜。天从不撕书,这是我很欣慰的,我想也是源于从小建立他对书的崇拜感情。但我每次拆开快递,所有书摊在地上时,天应该是有点混乱的。或至少绝对没有“吃不饱”的感觉。所以这里我建议不要一次让孩子接触那么多书。 最后我的真实感觉是,孩子,尤其是小宝对阅读的绵延不绝的兴趣,要靠有绵延不绝的书的支撑。
图为天认真看MICKEY的书 并玩翻翻页 被MICKEY系列包围 今天来这口儿 这本新宠 比起当初看这本时 天现在基本都能自己讲出 至少有讲出(输出)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