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25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优优妈——娄芸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07-07-19 
帖子
9018 
1
发表于 2010-3-3 14:4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富贵病”又叫“文明病”,是指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而引发的一大组常见病症的俗称,包括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这组病症与人的身体吸收营养物质过多、运动量不足、消耗太少等因素有极大关系,也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富贵病”原本多发生在*身上,但是近年来却也多见于宝宝。继上期缺铁性贫血之后,本刊继续为读者介绍另一种宝宝“富贵病”—肥胖症。   宝宝肥胖症已经成为除缺铁性贫血、高血压之外的又一新的宝宝富贵病。家里的确有个胖儿子,但是,我的宝宝属于肥胖宝宝吗?要弄清宝宝是否肥胖,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1~6个月婴儿:   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   7~12个月婴儿:   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0.5   1岁以上宝宝:标准体重(千克)=8+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若超过了标准体重10%,可以看作超重;若超过20%则属于肥胖了。   吃的巧:为使肥胖宝宝不出现饥饿感,宜选择较大容量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因为蔬菜和瓜果供给的热量较少,而供给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较多,对生长发育有益。尽量少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当然,也不能一点糖及含糖食品都不给宝宝吃,因为极端的饮食限制会给宝宝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有时也会引起对治疗的抵触.   健康加餐:3岁以下的宝宝不耐饿,通常无法超过5个小时不吃东西,所以在两个正餐之间想找食物吃是很正常的,父母需要做的是为他们准备比较营养健康的点心:点心的分量不宜太多,否则一下子就占据小孩大半个胃,容易影响正餐食欲。而且不要提供热量高的食物,像是鲜奶油蛋糕、牛角面包、夹心面包、夹心饼干等。准备不需要削皮、切块,而且方便取拿的水果,例如葡萄、香蕉、橘子、加州李、桃子、草莓、小西红柿、莲雾等,可以让宝宝较快时间就吃到。   不强硬喂食:可以自制蔬果汁,但一天不要让孩子喝超过1杯,因为果汁的热量也不算低。在家里自己红豆汤、绿豆汤或者麦片粥也可以,但每次喂食的量最好妈妈有定数,当宝宝表示不想吃的时候,最好就不要再强硬喂食了。   避免高热量:油炸和高脂肪的点心,肥肉都不宜给宝宝喂食,食物过咸的话,宝宝容易进食过多主食,食物过甜宝宝本身热量常常很高,所以过咸、过甜的食物也不宜给宝宝喂食。   多运动:肥胖宝宝宜多锻炼、多活动,少看电视。运动不仅可以使脂肪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的体积变小,还能消耗多余的糖,使其不转变为脂肪。1岁以下还不会自主运动的宝宝,可以由父母帮助宝宝做被动运动:   阔胸运动:   让宝宝的两手握住母亲的大拇指,使宝宝的两手向外平展与身体成90度角,然后再向胸前交叉。重复12次。   上臂运动:   让宝宝两臂左右分开,上举,前平举,还原放体侧。重复8次。   伸展运动:   让宝宝两臂轮流弯曲,尽量使手触臂肩,伸直时放松。每侧重复6次。   动肩运动:   握住让宝宝双手,两侧交替由内向外划圈,使两臂作圆形的旋转。重复8次。   小腿运动:   握住宝宝小腿,使其伸屈双膝关节。重复4次。握住宝宝小腿,使腿靠紧腹部。伸直时放松。每侧重复4次。   自行车运动:   握住宝宝两膝,使宝宝两腿上举与腹部成直角。重复4次。握住宝宝膝关节,轻将宝宝髋关节由内向外圆形旋转。重复4次。   及时检查:妈妈应定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治疗效果,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肥胖宝宝原则上不用药物治疗。但对于特别肥胖宝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   缺铁性贫血、肥胖、高血压,已经成为现代宝宝高发的“富贵病”,本栏目下期将介绍儿童高血压的成因以及预防、治疗办法。
Q宝儿[巧儿]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8-26 
帖子
1949 
学习~~~ 收藏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富贵病”离宝宝有多远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