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1 | 浏览: 268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5-10-10 
帖子
248 
1
发表于 2009-12-19 11:2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想要有间房子,想要有部车子,还想要赚很多票子,但是现在没得票子,还没自己房子,想都不要想有部车子。妈妈说我没得脑子,不会赚票子,只好这样过一辈子,我说我有聪明脑子,还有很多点子,肯定会混出样子,有时候还觉着自己实际上蛮聪明哦,但是为啥到了现在还是穷光蛋一个……”这是最近网上流传着的:《房子、车子与票子》。
我有一朋友在乌鲁木齐,闺女不小了,近到小孩相好的同学家,“本想看看他的家底如何,看看有无必要进一步发展,结果让人失望,对方家里肯定没帮儿子准备好房子”。
考虑到大儿子结婚后,和爸妈住一套房不方便,所以父母早早就把房子给儿子准备好了。而闺女的房子问题就是婆家的事了。
如今的乌鲁木齐,对很多年轻家庭来说,生女儿成了一件乐事。除了因为人们观念的改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女儿可以减轻经济压力——将来是要嫁出去的,不用准备婚房,轻松又省心。有一对年轻夫妻前不久生了个女儿,马上就去买了辆车,原因就是不用给孩子准备买房钱了。
实际上,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年代的结婚必需品也在不断变迁。
上世纪50年代,结婚基本上不用准备什么,两个铺盖卷到一块儿,简简单单摆一桌酒,就算完事了。
60年代,结婚开始有点讲究,按老一辈人的话说,得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也就是去木匠铺订做个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
而70年代,结婚讲究“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加上“一响”即收音机,称之为“三转一响”。谁要是戴上一块闪亮的上海牌石英表,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带女方出门,左邻右舍都会羡慕的。
80年代,要求更高了,必须有了电冰箱(一般都是单门的)、电视机(一般都是黑白的)、洗衣机(一般都是单缸的)这“三大件”,才算成了家。
90年代结婚的人,其婚房大多还是单位分房。男方准备些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一些首饰,房子搞个简单装修,外加彩电、洗衣机(摩托车)、录像机(影碟机)这“三大件”,就算是豪华迎娶了。
现在却是准岳母要有房才嫁女。难!错过了多少姻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0-01-12 
帖子
1997 
哎~~ 沙发哈11rabbit64 11rabbit64
芃芃妈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08-08-18 
帖子
27767 
现在的人更是为了利益和金钱而结婚
钱不是万能的 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7-09-26 
帖子
1178 
无语 11rabbit09
大宝妈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09-08-21 
帖子
3363 
现在的社会很现实~ 无语啊~
涵儿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08-01-18 
帖子
18634 
没有物质基础的感情现在还能牢固么
豆子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1-01 
帖子
1432 

回复 8# 的帖子

那时候真是不知道会要求啥了
壮壮妈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11-27 
帖子
710 
呵呵 没办法 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

Rank: 10

宝宝生日
 
帖子
170 
难不成我家小子要打光棍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现代年轻人 都是房子惹的祸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