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76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4-11-10 
帖子
2991 
1
发表于 2011-8-9 23:3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谣言1: 婴儿听不懂话,家长不用跟他说话


婴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听-说-读-写。在人生的第一年,婴儿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意愿,但是他们却时时刻刻都在聆听身边人的语言,他们会把听到的和看到的联系起来,然后去理解语言的意思,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他们才能够尝试着自己发出正确的声音,这就是语言习得的过程。如果带养人认为孩子听不懂就不说话,那么孩子没有语言输入的积累,自然将来就很难有语言的输出,语言发育就会遇到障碍。所以带养小婴儿的时候一定要做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才能让小婴儿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谣言2: 三岁以前学外语会导致语言混乱

新生儿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会咿咿呀呀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有语言学家进行过分析:新生儿咿呀出来的声音包含了世界各国语言的所有基础音的元素,婴儿置身于哪种语言刺激之中,这种语言元素会被加强,而其他语言的元素则慢慢退化。所以如果从出生即接受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刺激,则婴儿可以同时掌握多种语言,而且语言会非常标准。但是如果是6岁以后再学习发音、背单词、记语法时态,则失去了母语学习的优势,即费事费力又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混血儿家庭的孩子都会同时拥有两种母语,分别跟父母说不同的语言,绝对不会发生错误。由于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孩子可能开口比一种语言环境的孩子相对晚一些。这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4-11-10 
帖子
2991 
谣言3: 老人有经验,一切都要听从
老人曾经把我们带大,也的确让我们都成长得很好,但是30年前的一些观念可能已经被科学的理念所代替,比如:绑腿、戴手套、睡平头、牵手走路、喂饭、总抱着孩子等等。而且三十年前,他们带我们的时候,和现在他们带小孙子已经完全不同了,那时候他们忙工作,根本没时间理我们,我们很多时候自己玩,自己吃、自己照顾自己,但是他们现在却全身心的过度的去“关照”孩子,过多的代替宝宝去做一些事。当与我们的理念相矛盾时,总是以自己是过来人的态度教训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带不好孩子应该把孩子交给他们。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在教育观念有冲突的时候请以孩子的利益为重,与老人多去沟通,不要为了孝顺老人而伤害孩子。
谣言4: 对孩子顺从才能让孩子养成好个性
有些家长认为,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无论什么事情都有无原则的顺从,即使孩子故意破坏、故意捣乱,他们也满脸堆笑的迎合着。发生诸如“每天起床要一个小时、爸爸的手机被从7楼扔下去、妈妈刚说一句话被一口饭吐在脸上”的不良现象。……当孩子5、6岁以后,他们发现自己没有朋友,因为走出家门之后,没有人让着他们、顺着他们,而他们的自私、霸道、任性屡屡受挫,所以他们异常孤立。想让孩子成为既受欢迎又有教养的好孩子,应该有原则的给予快乐的环境。规矩鲜明、有赏有罚才是最理性的教育。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1-08-27 
帖子
1832 
后面6条呢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1-12-29 
帖子
4792 
en 和我想的差不多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1-11-22 
帖子
352 
等着看后边那些呢。。。呵呵
潼潼妈妈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8 
帖子
2690 
本帖最后由 惜影 于 2011-8-10 20:17 编辑

呃。。。个人觉得其实两种语言还要看孩子的先天接受能力了,我身边一个例子就是,一对中国夫妇在日本生的女儿,在家教天津话,在日本说日语,结果孩子混乱了,自我总结后总是冒出来:“这(她发天津话音,说jie)は”等等。。。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4-11-10 
帖子
2991 
回复 惜影 的帖子

宝宝不用学这学那(如爬、认知等),到年龄自然就会了



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如今科学研究证明,如果把从出生到18岁作为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全阶段的话,0-3岁的婴幼儿大脑发育、个性养成、习惯等等就已经形成了60%,婴儿需要从出生开始通过感官接受大量的外界信息,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和建立神经元之间的链接。如果刺激不够,大脑就得不到充分的发育,自然运动、认知、语言等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早教就是教会家长,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孩子合适的刺激,让他们利用出生后的前三到五年充分的发展。

宝宝身体弱,要好好保护,一定要吃饱、还要多穿、不能光脚,以免感冒

   孩子的免疫力同他们的身体机能一样,不是越保护越强,而是越锻炼越强。在寒冷的室外,如果不是运动状态,孩子可以比成人多穿一件衣服,而如果在室内,孩子在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比成人少穿一件衣服,如果孩子总是处于出汗状态,更容易感冒。古语说:“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KindyROO瑞德探知学堂所有中心都张贴明显的公示牌:请脱袜子。孩子的脚底有丰富的触觉神经,让他们光脚接触不同的质地,如:地毯、地板、软垫、木设备等等,会给予他们丰富的感觉刺激;而另一方面,此举能锻炼孩子的免疫能力,让他们在病毒来袭时,不受侵害。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4-11-10 
帖子
2991 
回复 °琣琣 的帖子


宝宝生活要规律,需要多喝水,怕尿裤子,即使宝宝很专注做事时也要打断

如果您希望孩子拥有良好的注意力,请不要在他们专心做事情的时候打扰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注意力其实就那么宝贵的几分钟,所以大人也要学会等一等。不要总是以大人的意志为转移,让孩子为不重要的几口水果而损失掉宝贵的注意力。否则,等上学以后,你再想让他们乖乖的做作业,他的注意力可能只会保持几分钟,就会去想其它事情了。
妈妈越能干,孩子就会越勤快

往往事与愿违,勤快妈妈容易惯出懒孩子!想孩子勤奋,妈妈要示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妈妈从宝宝出生就照顾得极其周到,上学后也是每天帮助收拾书包、背书包、督促做作业……但是孩子呢?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无论作业还是做事都拖沓懒散。

为什么?因为从出生开始,一切都是被准备好的,都是送上门来的,连生存最起码的需求都有别人来满足,睡觉被抱着,吃饭被塞着,学习被追着,所以他们只会永远的等待。

想让孩子未来有进取心、生活态度积极,就从出生开始,只要他们能力可以达到的事情绝不帮忙。饿了自己抓着吃、渴了自己抱着喝,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感兴趣的事情自己研究、遇到难题自己解决。这样成长的孩子,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才能应对未来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世界。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9 
帖子
1880 
“妈妈越能干,孩子就会越勤快”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点评

kindyroo瑞德  亲,是懒妈妈,养出勤快孩子。呵呵  发表于 2011-8-12 11:12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瑞德早教帮您破解八大育儿谣言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