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3560
- 昵称
-
- 经验值
- 3001
- 在线时间
- 85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6-15
- 积分
- 3086
- 精华
- 1
- UID
- 6051927
     
- 宝宝生日
- 2005-08-13
- 帖子
- 602
|
本帖最后由 慢羊羊@tj 于 2011-7-25 18:18 编辑 8 J; s3 l6 u0 x0 P8 {: u7 |% ]4 r. [
5 v( x, c2 Y2 m! O7 L- I/ |& u来天津已有数月,说实话,没吃着啥好吃的本地水果。刚来时是四月第五月初的样子,没多久杏子下来了,黄澄澄的毛杏儿,问卖水果的:“好吃吗?”答:“倍儿甜。”回来吃了,喝,那叫一个酸!杏子酸就罢了,砸开杏核也是苦的!于是想新疆的小白杏,吃到嘴里都要融化成蜜。新疆少数民族吃杏是不洗的,摘了擦擦就放嘴里,但吃过一定要砸了杏核吃,杏核也是甜的,这样吃绝不会拉肚子(当然,这可能是当年不上化肥是留下来的传统吧!)再过了不久,油桃下来了,卖家还是那句话:“甜,倍儿甜。”洗了,也就是有一丁点桃子味而已。再后来是买梨瓜,原来我是不爱吃这东西的,但看市场卖的多,水果还是吃当季的嘛,于是凑过去。这次不问卖瓜的了,看旁边有买了正吃的,就试探的问:“甜吗?”那人吃着,点头:“甜。”“什么样的好呀?”我问卖瓜的。“你要信我,我给你挑。”卖瓜人倒爽快。“好呀。”就这样买了5个小梨瓜。结果呢?只是比黄瓜甜一点而已。。。哎,真不知自己是在新疆吃太多太甜的水果,导致自己味蕾退化还是其他,怎么就理解不了天津的“倍儿甜”呢?郁闷啊!!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苏的苹果、库尔勒的香梨。。。又怎是一个甜能说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