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4 | 浏览: 656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0-1-1 
帖子
17 
1
发表于 2015-10-21 19: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平时喜欢在妈网潜水,尤其喜欢看房版(以前的谈天版也不错,但近几年都是广告),尤其喜欢看大家的购房日记,本人也经历了几套房,其中除了第一套是老公先看我拍板定下,其余几套连看房带决定都是我一人搞定,老公仅是在办手续时出席,这几年的折腾真是感慨良多啊,简单写写权作以后的回忆
先说下家庭情况,我和老公均不是天津土著,双方都是工薪家庭

第一套:2007年购入,100+平的婚房
是二手房,当时也考虑过偏远点的新房,但我父亲说宁可买二手房也不要偏远、各种不方便的地带,而我婆家的意见是:量力而行,尽量少贷款,不要因为未知事项而影响现在的生活(其渊源在于因为我俩都是外地人,所以我主张购买三居室,便于家人来住,当然房子越大自然房款越多),于是,带着最高指示看房。
07年上半年也是一个房价上涨高峰,基本两周一个价,在磨蹭了2个月看了2套房之后,我拍板赶紧定了一套,位置还算可以、小区环境也不错的二手房。
但这套房子有几处遗憾:(1)虽然面积不小,但是两居室,于是我公公每次到我家来都是睡沙发(不过一个优点是双卫,实践证明与老人同住,双卫是多么滴重要啊);(2)6楼顶层,无电梯啊无电梯。
这套房两家凑的首付,老公一人公积金贷款。

第二套:2011年购入(今年卖掉换房),80+非和平学区房
对于该第二套的购买时机我一直心存遗憾,其实结婚后手里有点小积蓄就考虑要买房了,毕竟以后要接父母常住,但没等我付诸实践去看房,宝宝就奔着我来了,于是买房时机延后,等我实际看房时,较之半年前房价又一波上涨。
购买第二套房考虑的是距离我住所的远近,理想的当然是本小区,但不出房,我又是急性子,一旦决定买房就想尽快买,当时又参考了很多妈网帖子,得知还有学区概念,最终决定考虑一个离家近又带着学区滴,这样就限定了购买范围,在这个小区看了2套房,看到第二套就直接定下。
第二套也是找父母支援了一部分首付,对第一套清贷,第二套继续公积金贷款,出租(父母未退休所以未入住)。

第三套:2013年购入,40平学区房
因为一直关注房版,看了好多大咖的理论,加之当时的十三大召开宣扬以后国民收入翻倍,私以为物价必然也翻倍,通胀不可避免,于是想对手里的余钱做些保值性投资,借鉴妈网上诸位妈妈的投资理念,于是决定购房。要想购房保值自然地段为先,于是考虑在和平购置一套小房子来出租。
鉴于当时的限购政策,我家已经两套私产,老公坚决不同意离婚买房,于是只能考虑公产。第一次去和平看房,中介提到了学区房,当时我们的观点还是小学就近,第二套房已经是离家最近的重点小学了,没必要折腾到和平,所以第一次仅去看了我认为便于出租的师大附近的非学区房,考察下楼盘实际情况、市场行情。恰巧在那次看房的第二天,一朋友向我们推荐新汇华庭,她家卖了婚房换了新汇,连居住带学区一并解决,她向我们强烈推荐和平学区房。同时得知我老公的同事朋友孩子与我家娃差不多大的,基本也都购置了和平学区房,于是我们又心动了。
我就是那时开始关注**,关注学区房,最终决定既然考虑买和平,何不带上学区,那时看来学区虽然有溢价,但还是有升值空间滴。于是,借鉴了**N多帖子,确定了一和平重点,围绕该学片看房,当时就是抢bc的节奏啊,各种虐心,最终搞定一套计租20多的公产独单(后来购买产权,私产40平),公益贷,出租。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0-1-1 
帖子
17 
外地人不容易 发表于 2015-10-21 19:19
平时喜欢在妈网潜水,尤其喜欢看房版(以前的谈天版也不错,但近几年都是广告),尤其喜欢看大家的购房日记 ...

JIA ZHANG BANG居然是敏感词汇,被屏蔽了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0-1-1 
帖子
17 
2014年的家庭规划:2014年住房限购逐渐放开,经常浏览房版的我,不禁向往宜居型和平学区房,如大都会等,当时甚至考虑如果把现有的三套房卖掉也差不多够大都会360平的首付了,我老公说我走火入魔,完全偏离方向。
因为我家双方都是外地人,不能不考虑父母,不能与天津土著相比,购买新汇华庭的朋友夫妻连同双方父母都住南开,人家可以考虑用婚房换和平宜居学区房,离父母也不远,我们没办法把三家都折腾到和平去,太不现实。而若购买大房子让三家住一起,那就等着家庭矛盾吧。
于是老公很坚定地确定家庭规划:以目前居住区为中心,目标是将三家集合到一起,同一小区最好,方便照顾老人,至于和平小学问题,到时再说,大不了租房。
当然,2014年拼命还贷中(公益贷利率上浮,真是不划算),对于楼市仅是感想,没有余力动作。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0-1-1 
帖子
17 
第四套:今年年初,自住小区的60平独单

基于上述家庭规划,我会时不时浏览本小区的房源,这套房很巧合就被扫到了,看着装修不错价位也不错(婚房装修,房主小两口换房,急于卖掉这个还新房首付借款,所以价位不高),于是去看房顺便打听具体房贷政策,看房很满意,得知我家的情况也符合新的房贷政策(第三套私产可购买,首付>3成,利率1.1倍),于是定房,于是借钱凑首付(当时手里余钱连税费都不够),于是顺利拿到钥匙,于是收拾收拾就让我父母入住。。。。于是第四套自住房顺理成章一个半月内拿下。

第五套换房:今年,自住小区的90平两居

之前的第二套是准备给我公婆的房子(孩子一直是奶奶带滴),那套房距离自住小区步行15分钟吧,我婆婆还是觉得远啊,既然给我父母准备的都在本小区,他们自然也想住得越近越好。加之营业税5改2出台,于是卖掉第二套换房本小区。实际上从购买第二套到卖掉,虽然升值不少,但自住小区的房子也在升值,算上税费其实无差额,只不过这次贷款考虑贷到最大额度(之前两次公积金贷款都贷款相当少,后来看到诸位达人的帖子才发现自己还是金融知识薄弱,应该贷到最大限度),用卖房款清掉之前的房贷,按现政策是首贷,所以首付三成,利率九折(未经中介自己找银行办理,没拿到更低折扣),这样贷款后手里还能落下余钱。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0-1-1 
帖子
17 
至此,我和老公在天津的家庭规划基本完成,四房(三套自住加一套学区)二车,毕业10年终于完成了普通天津土著的基本配置。
但是,手里有点余钱的我又不淡定了,孩子上学居住的问题没解决啊,之前我的打算是在附近租房,但陪读的老人表示不认同,他们不习惯租房,还是想住自己的房子或者如同本小区其他孩子一样坐往返和平的校车,但那个独单只能供老人和孩子住,我住哪啊(孩爸不考虑,他总是出差,而且嫌弃和平交通拥堵,就没打算以后与孩子住和平),我认为孩子上学后我才必须要和孩子住一起,在本小区往返接送或校车的话,对于孩子而言估计会挺痛苦,至少早起半小时。于是,我又开始琢磨和平的自住两居室。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737 

装修日志写手

回复 外地人不容易 的帖子

哇,很励志的奋斗史啊,必须支持一下!楼主和家人付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吧,很棒很棒,向楼主学习!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0-1-1 
帖子
17 
回复 开心小罗勒 的帖子

谢谢,我家刚需比较强烈,只能拼了,之前有老公的大学同学(天津土著)说我们,虽然看着收入还行,但毕竟是外地人落户,又都是独生子,实际压力很大。有了孩子之后我们确实感觉到这种压力,所以近几年趁着形势政策变化抓紧购房。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0-1-1 
帖子
17 
目前和平的陪读居住两居室已定,待手续办完再详细发帖吧。
我和老公都是打工族,在同期同学中算不得混的最好的(我有一大学同学农村出身,目前自主创业当老板,身家上千万,还有一大学同学也是打工族,但身家几千万),每次购房时手里现金都是几十万而已,每次都是凑够最低首付,同时攒钱还借款,目前看来,这样按照既定的规划尽快购房的策略是正确滴,毕竟工资涨幅真的跑不过房价,今年购置的两套本小区房子,目前均升值了10%以上。
另外,可能因为我是工科出身,只要达成既定目标就出手,所以看房买房都比较快,提前划定了基本要求,购房区域、楼层、面积、户型,价格反而是最后考虑的,因为我认为目前的趋势碰到合适的房源不容易,因为几万错失中意房源不大值得。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1.07 
帖子
1508 
亲应该把小区名字写出来,不过蛮励志的 十年买了四套房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0-1-1 
帖子
17 
回复 悠悠jinny 的帖子

不想在网上透露太多个人信息,所以才用了小号
小区名字不好说,反正是老小区,目前所有的这些房产中自住小区当然是单价最便宜的,07年买第一套时连税费总价不到70w,当然是顶层,所以便宜些,今年再购买的两套单价在1.8w左右(不过最近看链家房源,貌似最近很多报价到2w),都是2层南北通透户型,为老人准备的嘛
其实发这个帖子一是作为自己的购房回忆录,二是也分享自己的心得吧
我家购置的房产中除了前两套用的是纯公积金贷款,其他都是商贷,购买前两套时我因为结婚、生娃而在家待业2年,所以比较保守,尽量凑首付,公积金贷款用老公的足够,这样等于对家庭生活无影响。后来又重新工作后手里有了一点积蓄就开始继续买房,每次浏览链家等房源信息时,都会计算一下,目前手里的现金、预期的月收入、能够承受的月还款额,甚至包括信用卡可分期、可预借现金额度以及相关手续费利率等,总之各种算计,估计好这些后,差不多凑够最低首付就出手,基本上每月的按揭还贷额在月收入的四分之一,这样也不会耽误日常消费。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外地人在天津置业的购房回顾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