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64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家有一希

幼大班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8-05-13 
帖子
21 
1
发表于 2014-11-3 09:4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9 V& t+ ]9 R5 G$ L& q9 I# J
“车子越来越普及,可是究竟用车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很少有人关注。”类似李先生这样,因错误用车习惯导致伤车、损车的例子比比皆是。而用车习惯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汽车的使用寿命。例如发动机,如果保养得当,开40万~50万公里都没问题。而保养得不好,可能10万公里不到就要大修,寿命差四五倍。
( m) m9 Z% S1 Y, d  那么,究竟有哪些用车的错误习惯,容易伤车损车,却往往被我们忽视呢?0 Q! a2 G8 s( g! ?6 j
  第一:车龄越长,保养越懒
5 r- D, t& X( A9 ?/ o( j  新车的时候,保养频率很高,一点点问题就跑4S店了。可用车久了,就对车辆保养越来越不重视,李先生就是其中极端的例子。其实,汽车的保养频率,应与车龄成正比。车子使用时间越长、里程数越大,保养应该越频繁。比如新车每5000千公里保养一次,10年的老车,应该每1000公里就保养一次。如今规定6年以上的老旧车,每年需年检,就是这个道理。! M9 t, c* I$ F, y! ^- q: f
  第二:方向盘一把打到底& p. v. W9 h* H) a6 G3 e  @
  在学车过程中,教练有时候会让学员“方向盘打到底”,那是为了让车走位更精确。可是学成以后,很多车主依然保留了这个习惯,甚至变本加厉猛打方向,这个习惯很伤车,因为这样做会使转向系统的球头、连杆磨损大大加剧。另外对有助力转向的车而言,当方向盘打死后助力泵的输出给转向机的液流量最大,使助力系统内部油压和油温急剧升高,易引起助力系统损坏或泄漏。8 A$ n8 v$ |$ {4 x
  第三:刹车一脚踩到底
$ S- ], W# A* b$ E% T  猛轰油门,猛踩刹车,是很多人喜欢的开车方式。目前轿车主要使用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两种。盘式刹车是采用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产生刹车能,刹车片是损耗件。经常猛踩刹车,会极大缩短刹车片的寿命。有的车可以4万公里更换刹车片,有些车1万公里就要更换了。而鼓式刹车如果经常猛踩刹车,也容易导致刹车过热失效,影响安全。因此猛踩刹车是不得已为之时才做的,平时开车还是应该以“点刹”为主。
+ h, o( H* s! K7 U  第四:“路遇不平”加油门
- v) p0 \- h; @+ _& i3 S1 y: f  不少人开车动作又快又猛,过减速带、沟坎不减速。遇到坑洼路段,还加大油门提速。这些习惯,轻则容易影响车轮定位系统,导致车辆跑偏,或影响轮胎寿命,重则影响车辆悬挂,有时候沟坎还会刮蹭到车辆底盘,甚至殃及发动机。
( \- y, S1 ?) S) V' C7 S0 w- _3 N3 \  第五:随意上下马路牙子  y4 I6 g  y! _
  这是汽车轮胎的“**”。韩泰轮胎做过统计,在中国,70%的轮胎损坏缘于汽车上下马路牙子。特别是侧着挤上马路牙子,很容易导致轮胎破裂。另外,在单位、小区找不到车位的时候,不少车主会借用花坛、路沿,将车斜着停上一整天。殊不知,这种停车方式,会使轮胎汽压长时间不均衡,也很容易造成轮胎鼓包。
! t; M& r6 i! P( B8 W3 a5 C  第六:汽油报警继续行驶
0 s% z$ m& n$ f# E  c8 r9 _  油箱警示灯如果亮了,就意味着油箱里所剩无几。但是老驾驶员都知道,凭借着余下的燃油,一般的车辆都还可以行驶几十公里。可是,目前不少车型的汽油泵,直接安装在燃油箱底部,汽油泵依靠汽油进行润滑和降温。如果汽油数量缺失过多,在行驶状态下,汽油泵不能得到正确润滑和降温,很容易造成泵体的损害。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新司机必读 方向盘打到底等坏习惯要改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