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对符号的使用有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这个领域的早期研究至少存在两大缺陷。
1:众多评论员极力倾向于将符号和媒介的各种形式混合在一起。事实是符号系统与各种媒介的各元素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各元素结合的方式和指示能力,及其调用激发的心理和神经机制等都存在各种差异。
2:将所有符号混合在一起的错误观点是:过分单一地注重符号使用的心理因素。实际考究和内省之后都表明符号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事物,象征也是一个相对错综的过程。在符号使用的心理因素上,在两种可能的方式中有且只有一种能够出现固定不变的符号认识习惯,在此,我们要谈论两种传统的方式。
认知法:正如皮亚杰和杰罗姆•布鲁纳等研究者的观点,这种方法将符号活动解释为一种卓越的智能成就。儿童只有在获取了特定水平上的普通认知理解后,才能分离各种符号,并将其与现实世界中的所指物正确地联系在一起,最终,推断出支配该系统内创作出感情丰富的作品。
情感法:这个方法以符号使用的情感因素为中心,主要代表人物是人格分析,临床心理学以及心理分析界的众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