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5 | 浏览: 3324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3-03-06 
帖子
145 
1
发表于 2013-7-26 16:1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家这边在东丽的最边上   靠近塘沽   我们这边私人幼儿园居多   公立幼儿园共两家    我们上的是其中一家    去年冬天刚被评委市一级园  我觉得还不错   还有就是现在教育部有条文就是幼儿园不能小学化    从去年开始连书包都不背   上课的内容就是美术  手工 做操    户外运动   英语   等   可私立的呢  都是全科的    什么都学  同龄的孩子  在私立上的  都会好多东西 了       再说一下 我家孩子今天 5岁多了  再开学上大班了  我是想着孩子可以玩的时间就这一年了    以后上了学  以上就好多年   肯定辛苦   而且这些知道 到了一年级再学也不晚   本身我自己小的时候就是提前学了一年级的东西  到了一年级那一年根本什么都没学 玩了一年  所以我觉得    提前学和 上小学在学区别不大     不想孩子为此提前失去了童年这最后美好的时光  可是 现实不得不让我考虑这些   学前教育 公私 参差不齐   像这些没有提前学习的孩子们注定会输在起跑线上   国家条文管的了公立   可管不了私立    面对私立同龄孩子 真的输不起     大家来说说  面对这种情况   大家的想法
已有 1 人评分妈豆 收起 理由
喜羊羊@tj + 20 首页推荐

总评分: 妈豆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3-24 
帖子
895 
回复 红泡泡绿果果 的帖子

恩  是的  所以我现在心态很放的开  这最后一年幼儿园 还是以孩子的动脑  动手 ...
恩 培养习惯更重要 这个是终身受用的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3-03-06 
帖子
145 
回复 红泡泡绿果果 的帖子

恩  是的  所以我现在心态很放的开  这最后一年幼儿园 还是以孩子的动脑  动手为主   其次 在家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来迎接小学

点评

红泡泡绿果果  恩 培养习惯更重要 这个是终身受用的  发表于 2013-8-6 16:41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3-03-06 
帖子
145 
回复 1013896274 的帖子

恩 宝妈说的对着呢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3-03-06 
帖子
145 
回复 新百万 的帖子

亲  说的太对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3-03-06 
帖子
145 
回复 Jeffy_24 的帖子

是呢  现在 老师都这样   还有就是  在职老师在家开办补习班    课上 不好好教   课下  让家长花钱上补习班    师德何在啊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3-03-06 
帖子
145 
回复 韫宬 的帖子

绝对的赞同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3-03-06 
帖子
145 
回复 珺俏公主 的帖子

亲  也是非常开明的妈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学前教育不均衡,公私两重天 宝妈该怎么抉择?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