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3 | 浏览: 1890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1998-05-06 
帖子
1
发表于 2013-5-30 11:0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暖洋洋@TJ 于 2013-5-31 07:29 编辑

 事实上,你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你可以躲开一次非典,却躲不过农药、激素、地沟油;你可以躲开一次禽流感,却躲不过毒姜、陈粮、皮革奶;甚至,你可以躲开一场地震,都躲不过假酒、劣水、“伪有机”……  被有害食品包围,我们已经疲惫。被有毒食品浸润,我们已经木讷。信仰就是一个“钱”字,生活就是一个“躲”字,然而再躲,躲不过一个孩子,再将就,孩子的奶粉不能将就。


  人道是“三鹿以后无华奶”,曾几何时,滴血的奶粉钱潮水一样地涌向进口奶粉,一声欢呼“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啊,中国的子孙,毕竟还有洋奶!中国的后代,毕竟还有洋奶!
  洋奶,洋奶,继往开来?殊不料一个晴天霹雳加一个迎面巴掌,洋奶,洋奶,也非善奶!
  仅以新西兰为例,200多个新西兰品牌奶,只有20种是真正的“新奶”,奶乎、奶乎,其无后乎?!
  至痛,无过于“无后”——连洋奶都崩溃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同我们对“红十字”沦陷曾经的瞠目结舌,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力量向“大刀向子孙们的头上砍去”的罪孽发出最后的怒吼?!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4-03-03 
帖子
26410 
木办法啊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1998-05-06 
帖子
业内人士还透露,大型的中国奶制品企业也会找一些大的第三方加工厂贴牌代工,比如新西兰善腾、瑞士赫尔达夫、澳大利亚塔图拉等公司,而黑心的商家,则一般在国外设立一个空壳公司,或者拉一个当地奶制品企业合作,然后对外宣称品牌授权或干脆杜撰然后自编自导品牌故事,再购买大包粉(也称为工业基粉,用于食品厂做蛋糕等,一袋一袋如同面粉包装一样,在阿里巴巴就可以看到很多)进口到中国,然后在保税区里再按照配方搭配其他元素灌装后报关进口,因为这样成本最低,但最大的问题是保税区里的小车间几乎不存在无菌车间和密封生产的条件,所以,很多所谓原装进口洋奶粉吃出虫子或异物的顾客投诉以及新闻时常会出现在媒体上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1998-05-06 
帖子
 记者根据客服提供的线索,在北京北五环的一个居民区里找到了这个奶粉的经销商,工作人员声称整个生产加工工艺都在新西兰完成。工作人员还专门找到一个条码查询的国际网站,验明正身,而且指出这个奶粉在当地还有一定名气。央视记者在奥克兰当地最大的超市并没有找到这个奶粉的踪迹。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大大小小十几个超市,结果都没有这个品牌的任何奶粉在销售。记者再次向北京当地的经销商提出质疑,对方给出的答案是,这是公司的新西兰团队专门为中国孩子打造的一款奶粉,所以不在新西兰销售。  为了进一步求证,记者按照奶粉罐上标明的地址找到总代理公司新西兰纯天然乳品公司,而那里并不是奶粉代理公司,而是一家修车店。而且这条街区是个汽配城,从来就没有过和乳制品相关的公司。
  根据奶粉罐上的信息,新西兰记者找到了奶粉的加工工厂新西兰善腾公司,北京的记者以咨询合作的名义拨通了这家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公司以前做的是保健品生意,近年来由于中国奶粉需求量大增,不少客户开始到新西兰找代工企业,如今他们为中国代工的品牌已经有十几个,他们只是一家奶粉加工厂,本身并没有什么专业团队为中国孩子量身打造配方奶粉。这样一罐成本价不到70元的奶粉,贴上所谓的新西兰品牌之后,在国内的售价高达400元左右。
  随后,记者在百度上搜索新西兰商标注册,出现了近300万个结果,记者联系到其中一家商标代理公司,这家公司位于北京西三环的一个小区内,里面的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代理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瑞士等地的品牌非常多,因为这些国家环境优美,口碑好,实际上都是中国的人在运作这些事情。注册一个新西兰奶粉品牌的费用不过5100元,只是贴个标,说是新西兰品牌,但不能写源自新西兰





http://finance.jrj.com.cn/consumer/2013/05/30073715351095.shtml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0-06-01 
帖子
5643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1998-05-06 
帖子
 洋品牌注册万元搞定  业内专家指出,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市场上出现过将近300家贴牌洋奶粉,运作这些贴牌奶粉的,既有国内大型奶粉企业,同时也不乏一些小企业,摇身一变成为国际著名品牌,中间的利润空间很大。这些企业抓住了消费者认定外国食品更加安全的心理,使用超高定价的策略,让人觉得越贵的奶粉就是越纯正的原装进口货。欧美本地的奶粉大多百元左右一罐,而在国内销售的洋奶粉动辄要两三百元一罐,差额巨大。
  中国奶业专家王丁棉2011年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披露,海关数据显示,当年前10个月仅广东省就进口奶粉6.8万吨,同比增加18.8%,进口平均价格每吨为2.43万元。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后续添加的营养成分的成本下粗略折算,每900克进口奶粉的均价只有21.8元。
  更要命的是,在国外注册一个品牌,不仅手续简单,而且费用低廉,比如在荷兰,注册一个欧盟商标仅需要服务费不到1万元。5月14日,央视“新闻30分”节目播出了相关调查,记者选择了一款市场销售还不错的新西兰原罐原装进口的纽贝贝奶粉进行调查。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1998-05-06 
帖子

 面对这些游走在法律空隙的贴牌洋奶粉,妈妈们即便拥有火眼金睛也难辨真假,往往成为花大价钱的“冤大头”。从事过贴牌奶粉销售的业内人士曝料,国外知名洋品牌不超过100家,其中仅有2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而且有些仅以品牌授权方式运作,生产和销售都全部在中国境内,但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出现的洋奶粉品牌已经超过了100家,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上,超过八成的所谓原装进口洋奶粉全都是在蒙人,贴牌“洋奶粉”,怎一个乱字了得!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1998-05-06 
帖子
  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洋品牌中,有的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外按照中国国标加工生产,属于名副其实的进口奶粉,但却在原产国本地没有任何销售,专供中国市场;有的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内加工完成,依然可以称得上是进口奶源,但在广告宣传上却云山雾罩;还有那么一些甚至只是在国外注册的洋品牌,杜撰一个个百年品牌的历史故事,使用的是国内奶源,生产加工也在国内完成,属于地地道道的国产货,却在销售时大玩文字游戏,给自己标上100%进口奶源,号称原装进口,以超高定价攫取巨大的利润空间。


http://finance.jrj.com.cn/consumer/2013/05/30073715351095.shtml


不知何时起,我们活得很“躲”!!!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帖子
说的对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帖子
顶帖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不知何时起,我们活得很“躲”。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