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0 | 浏览: 1254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1
发表于 2012-8-23 14:4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寄宿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我家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过集体寄宿生活了,到了寄宿小学就很自然而然地过渡了。在学校里,所有学习和生活都按部就班,早上几点起床做操,晚上几点睡觉,都有规定,孩子的生活很有规律。”家长刘女士表示,孩子还是交给别人教的好,如果在家里,有长辈们溺爱,即使制定再多的规章都无济于事。在学校,看到同学们都这么做,孩子就会跟着去遵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专家看法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角色无法改变



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咨询师冯清梅



一些家长觉得小学将孩子寄宿于学校,交给生活老师管,可以得到统一管理,自己也可以省下很多心,同时,确实有一些孩子通过寄宿很早就获得了生活上的独立。但是,我个人觉得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的角色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孩子从生下来到读初中,就十几年的时间,算起来,家长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短,如果这十几年的时间还被不断压缩,那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将很难建立,孩子的家庭观念也将会变得很淡薄。



但是,对于一些家长,让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确有不得已的苦衷。那么这部分家长,就应该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孩子周末回家了,就不要再送他去上各种补习班了,或者自己加班到完全见不到人,不然那种疏离感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彼此之间严重的隔阂,这样就很可怕了。(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家长应该尽量在周末多创造一些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比如饭后一起去散步、周末去爬山等等,多与孩子交流,努力营造出彼此之间一种平等、民主和自由的交流气氛,让孩子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和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你,让他在遇到困难时想到寻找家长的帮助,只有这样充分取得了他的信任,才能避免小学寄宿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产生隔阂,甚至感情疏远。



住读寄宿学校也要正确量度亲子间的“距离感”



广东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孩子》杂志主编祁丽珠



孩子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指导,学校毕竟是一对多的格局,会使孩子的情绪情感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孩子学习生活技能的要求得不到相应有针对性的回应;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安全依恋还正处于发展和形成阶段,如果跟父母较长时间地分离,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会受到抑制。因此,我个人主张在初中之前,孩子是不适合住读寄宿学校的。



一般来说,如果由于家长工作太忙,真的迫不得已要把小孩送往寄宿学校的话,我建议,在小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之前,家长可以做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在家里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例如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活;第二,多带孩子去室外活动,接触社会,体验社会,学会与同龄人如何相处;第三,家长要多鼓励孩子独立生活,安定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跟家长多沟通。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与自己疏远。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后,与父母产生距离感要看这“距离”有多远。心理学上要求孩子对父母不能太依恋,这意思就是说,亲子之间既有亲密无间的关系,但又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最终脱离父母,成为一个具有完整独立人格的社会人。



另一方面,现在有许多孩子对父母是不尊重的,自我中心,经过寄宿制学校的教育,他们回家后与父母有一定的距离,实际上是一种对父母的尊重,敬爱而并不是与父母的疏远。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晚上抱着公仔



才能入睡



五年级小曼



从家里来学校之前,我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毛公仔,作为陪伴自己住进学校的“好朋友”。我从小就习惯晚上要抱着公仔才能睡着。宿舍里一共住着 6个人,晚上都不怎么说话的,因为白天见得多了,把话都说完了。妈妈叫我早点休息,不说话也好,但是有时真的想说说心事,给家里打电话,只能跑出去用校园卡来打,但是宿舍早就关门了。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寄宿生活让自己



很有成就感



四年级希希



我在三岁半就开始寄宿,读全托性质的幼儿园。我觉得寄宿生活可以让自己变得能干,所以,我尽量自己去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如有时同学因为想家哭了,我去安慰她,有时同学被老师批评,我也会去劝说,这样感觉很有成就感。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三年级小琛



每到星期一早上,爸爸就开车把我送到学校,帮我背书包、拿饭盒,感觉他挺疼爱我的。但是,一到晚上就特别不适应,我会想起周五到周日的晚上,我都在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过,可以看电视,可以到小区下面去遛狗,别提有多高兴了。到了周三,我这种感觉又淡了,觉得在学校有同学陪着也挺好的。到了周五,心情又莫名其妙地兴奋,本来最讨厌上的数学课竟然也没那么可怕了,因为每周五的数学课一上完,爸爸就会来接我回家了。我其实还是挺盼望爸爸接我回家的。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童言童语



曾被同学冤枉感觉很孤单



五年级茜茜



我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寄宿的,刚开始在生活上很不习惯,每天一吃完晚饭就要在课室做作业,之后就回到宿舍,要自己收拾床铺,在宿舍里不准吃零食。以前有同学偷偷把零食带到宿舍,被老师发现了,以为是我向老师告的状,一个星期都不理我,别的同学也用奇怪的眼光来看我,我感觉很孤单。当时,我很为这些困惑,也哭过。不过现在好多了,很多事情能独立处理了。



其实还是挺盼望



爸爸接回家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关键词:住宿条件



既然是寄宿学校,当然住宿条件的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厨房是否卫生,一日三餐是否安排恰当,宿舍是否干净,这些是基本条件。当然,对于更深入一些的,可以问问学校,生活老师能给孩子提供怎样的帮助。如每天的换洗衣服是怎样的?每天的穿衣叠被又是如何规定?有的学校把孩子的所有一切都包办了,如换下来的衣服鞋袜有专人拿去洗,洗好了再送上门等,可谓服务到家,但我个人觉得,孩子的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成正比,有良好生活能力的孩子,上学后会将习惯会转移到学习中去。而生活能力差的孩子,学习也会缺乏主动性,因为他已习惯依赖别人。因此,生活老师为学生做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适可而止的,不必像伺候小皇帝一样。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关键词:办学特色



寄宿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很多种,如科技特色、艺术特色、体育特色、外语特色等等,家长应该看自己的小孩适合在哪种特色中发展。限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小升初的问题,家长也应该提前考虑和准备。读完寄宿小学后,初中怎么办?是继续找一所寄宿初中,还是考民校,是想回户籍所在区电脑派位,还是干脆考虑出国?这些问题家长都需要提前做好规划。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关键词:校园风气



小孩子更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于寄宿学生来讲,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作为家长,可以打听一下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哪里、家庭背景如何等。也可以倾听一下校长的办学理念,一个学校管理者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未来的走向、决定着学校的气质。学校气质好,其风气自然就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关键词:课余生活安排



由于学生周一到周五都是在学校度过,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课余时间如何度过也是考验一所寄宿制学校是否人性化的标准之一。学校在课余有否开设诸如棋类、球类、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生活,学校是否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情商高的孩子更易感受五彩缤纷的社会,情商教育在目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测试 !!父母和孩子“距离感”多大好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