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25
- 昵称
-
- 经验值
- 25
- 在线时间
- 51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0-23
- 积分
- 76
- 精华
- 0
- UID
- 99238
  
- 宝宝生日
-
- 帖子
- 4
|
(作者: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杨明)
婴儿湿疹是小儿皮肤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好发于1到3个月的婴儿,多在1岁半左右自行减轻。成因复杂,好发于头面部,也可及躯干四肢。表现为多形性皮疹,伴有严重瘙痒,引起婴儿哭闹不安,影响食欲、睡眠和身体发育。根据发病年龄和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确诊。
治疗和预防
1.局部治疗为首选
本病急性期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如3%硼酸溶液或中药溶液,渗出减少后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同时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婴儿的皮肤柔嫩, 角质层较薄, 吸收能力强,不适宜使用强效激素类治疗药物。艾洛松为不含氟的中效软性皮质激素,高效低副作用,较适于婴幼儿使用。
对于一些干燥性婴儿湿疹,适当的润肤很关键。
2.全身治疗
可用抗组胺药物,婴儿多选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扑尔敏。
3.预防
1.如有明确的严重的食物过敏因素存在,应停用过敏食物。
2.洗澡水不能太烫,39°;左右,尽量少用肥皂和浴液。
3.贴身穿的衣服衣料尽量为纯棉柔软宽松。
4.适时适当的润肤。
1.急性期 采用1%~4%硼酸溶液或1~4%硼酸溶液加0.1%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外洗局部15分钟左右之后,外涂雷佛诺尔氧化锌软膏或1%氯霉素氧化锌油。如无明显感染亦可外用40%氧化锌油或15%氧化锌软膏。应用湿敷2~3天即可。
2.亚急性期 用1%~4%硼酸溶液外洗,然后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止痒、消炎。外涂维生素B6软膏及SCL膏(磺松糊剂,参见附录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表),或中药祛湿油。
3.慢性期 外用1/2或1/3肤轻松或丙酸倍氯美松软膏加糠馏油软膏或普连膏,或尿素软膏,然后用薄塑料膜覆盖,绷带包扎,每隔1~2日封包1次,待皮肤恢复原状。至多每周洗浴1~2次,必要时外涂肤轻松软膏,皮炎平。对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小片损害可采用醋酸强的松龙,或去炎松混悬液做皮损处的皮内分点注射,每周1次,共2~3次。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皮肤萎缩。
系统疗法
1.饮食管理 首先,避免喂哺过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过敏,可较久煮沸,使其蛋白变性,可以减少致敏物,或者选择低敏配方奶粉雀巢超级能恩等,如更严重就要服用特殊配方奶粉蔼儿舒,必要时可用羊奶或豆浆(参阅营养篇专节)代替牛奶。如疑蛋白过敏,单给蛋黄,或由少量蛋白开始,逐渐加量。喂奶的母亲可暂停吃鸡蛋。
2.抗组织胺类药物 扑尔敏、非那更、苯海拉明、异丙螓等单一或轮流内服有较好的止痒和抗过敏效果,并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非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药,如息斯敏(片剂或口服液)、特非那丁。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类药优于后者。
3.皮质类固醇激素 无论口服还是静脉注射,都能很快控制症状,有明显的抗炎、止痒作用,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故应酌情慎用。泛发急性湿疹其它疗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病情好转逐渐减量。
4.抗生素 仅用于继发局部或淋巴结等感染、白细胞增高和体温增高的病儿。一般采用青霉素肌注或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口服。
局部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