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56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林林妈妈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0-12-10 
帖子
2224 
1
发表于 2012-6-15 13:0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恐怖传说 于 2012-6-15 13:14 编辑

今天看家里的一份健康报纸写的 本想自己打的 可是一看这么多字就脑袋疼了 心想百度搜索下 没想到还真有就和各位妈妈一起分享了
      高温酷热的天气,让宝宝的健康也面临考验。有的宝宝吃坏肚子,有的宝宝偏食厌食、容易生病,也有的宝宝出现中暑症状。各种病症让家长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据介绍,肠道传染病、缺锌、中暑都是夏季常见的季节性病症,家长可以掌握一些幼儿夏季的保健常识,轻松地帮宝宝健康度夏。
  不洁饮食,小心细菌大闹肠道
  每年的7月至9月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吃坏肚子,轻则腹绞痛,重则上吐下泻,甚至可能发展为重症,要人性命。专家指出,避免得肠道传染病首先要从饮食卫生入手,注意食物在制作、保存过程中不被污染,不吃可疑不洁食物。
     人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普遍缺少防御能力,儿童更受其“青睐”,尤其是15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感染后,更容易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因此要特别注意防范。此外,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的沙门氏菌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霍乱弧菌感染也在夏季常见。
  吃坏了肚子,疼痛难忍,但往往排便后就不那么疼了。这时需要及时护理受损的肠胃。呕吐量比较大时,病人往往因体液流失过多出现乏力、口干等症状,需要及时补液。补液可采取口服或者静脉注射两种方式。如果腹泻程度一般,最好喝点淡盐水。淡盐水很难喝,如果孩子不愿意喝,可以加些糖来改善口感。
  出汗过多,微量元素大量流失
  儿童低锌与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冬季就诊的儿童中,低锌发生率为35.9%-45%,而夏季可高达70%左右。锌主要来源于瘦肉、肝、蛋、奶等动物蛋白食品。儿童夏季胃口差,不爱吃荤腥,由此导致锌的摄入量减少。同时,夏天儿童出汗多,锌也容易从汗液中排出,随之大量流失,儿童一天随汗液丢失的锌可高达4毫克。加之户外活动较多,对锌等微量元素的消耗和需求也增多,以上各种原因最终导致了夏季孩子更容易缺锌。
  如果孩子偏食厌食、生长缓慢、易受细菌病毒感染,经常感冒发烧拉肚子,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视缺锌的程度,决定补锌的方式和多寡。如果孩子轻微缺锌,可以采用食补方式进补。在含锌的食物中,牡蛎、鲱鱼等海鲜产品的含锌量最高,其次为肝、肉、禽蛋、全麦、糙米、大豆、花生、白菜、萝卜等。不过,植物性食物中的锌,可与植物酸和纤维素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人体对其吸收较差。但是,缺锌比较严重的儿童就不能光靠食物来补锌了,因为一方面食补较慢,另一方面则是缺锌的孩子本来就偏食,他们能够吃的含锌量大的食物有限。补锌的药物,目前最常用的是葡萄糖酸锌。在剂型上,液体锌最受医生推崇,因为液体锌不仅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效果显著;而且味道好,大大增加儿童吃药的依从性。
  衣着单薄,小孩子反易中暑
  随着闷热的夏天一天天临近,不少宝宝都是小胳膊小腿全露出来的“清凉”打扮。专家提醒:如果气温超过35℃,皮肤裸露在外不仅不凉爽反而会吸热,容易导致孩子中暑。
  “夏天给孩子穿得过少导致中暑,这是每年夏季的儿科门诊常见现象。”人的正常体温为36℃~37℃,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可借辐射、传导、对流和不显性蒸发散热;而当气温达到35℃时,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
         很快将进入炎热季节,如果户外正好是大中午或下午两三点,此时给孩子穿得太少,孩子的皮肤就容易从外界吸收热量,非但不会感到凉快,体表温度的上升反而会使得他们觉得更热,而且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容易导致大量出汗,出现中暑。

大潼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5-19 
帖子
1269 
好好看看 学习下
乐乐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帖子
5090 
学习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夏天宝宝健康三大注意~不洁饮食~出汗过多~衣着单薄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