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856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12-15 
帖子
2022 
1
发表于 2012-4-30 13:5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好家长,让宝宝有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我认为家长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父母,缺乏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父母,缺乏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知道自己的“不能”,要比仅仅知道自己有多“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作为父母,无不希望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捧到孩子手边,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孩子的成长,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能”的父母是能干的父母,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是聪明的父母,而能够游走于“能”与“不能”之间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实际上,父母与孩子之间除了血缘关系及养育者角色以外,在孩子成长中还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其表现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孩子的老师,二是孩子的同学,三是孩子的学生。这三种角色并不是截然分割的,常常是三位一体、并行不悖的。
  虽然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所偏重,不同的家庭、不同父母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想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
  

做孩子的老师:竭尽自己的“能”在孩子的成长初期,重在做“能”的父母。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做一个“能”的父母,并尽自己所“能”做好孩子的“老师角色”。这既是为人父母的伟大的权利,也是高尚的义务。孩子通常是在父母的教导中以及对成年人行为的模仿中来适应生活,获得发展的。
  这时候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父母既要教孩子生活的本领,也要教孩子学习的本领,还要教孩子与人打交道的本领等等。父母如果能在恰当的时机、采取恰当的方法把自己的所“能”教授给自己的孩子,则更容易促进孩子的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的成长而言,无论其“得”还是“失”,都需要你的教导、指导、总结与强化。对此如果你理解得越深,实践得越扎实,就越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而且,这是智慧家教的开始,也是成为智慧父母的第一步。
  

做孩子的同学:思索自己的“不能”
  孩子是不断成长的,当孩子成长到“心理断乳期”时,重在做“不能”的父母。此时,孩子往往会从过去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的意向,此时的父母需要想到的则是自己的“不能”。如果这时你还充当无所不能的“老师角色”,把他们’当孩子或学生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但如果你愿意做孩子的同学并和孩子一道学习一起成长,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同学关系,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毕竟,在做孩子同学的过程中,孩子所暴露出来的,是他们较为真实的一面,有利于你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他们能够从中明白生活的道理、学习的道理、做事的道理以及做人的道理。
  不仅如此,父母的“同学角色”还是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发掘其潜质的最好办法。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在做孩子的同学中,你才会更加容易地感悟到孩子的优点。对此,如果你也愿意思考与尝试,那你离智慧的父母就越来越近了。
  

做孩子的学生:游刃于自己的“能”与“不能”之问
  在孩子的逐渐成熟期,重在游走于“能”与“不能”之间。当孩子逐渐成熟的时候,父母最好更多地做孩子的学生,适时地做一下孩子的老师,这是帮助孩
  子持续发展之道。你对孩子成熟感到高兴的最好方式就是静听孩子的故事,特别是其成功的故事,一定要给孩子做你老师的机会并向孩子学习,这样可进一步激励他的成长;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则需要在倾听孩子的心事中不失时机地去做做孩子的老师,将你的人生经验以他喜欢的方式说给他听……能够在“能”与“不能”之间游刃有余的家庭教育才是智慧的家庭教育,能够在“能”与“不能”之间游刃有余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
  实际上,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上述三种角色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紧密相关。根据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看法,人类历史发展有三种文化——“后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前喻文化”。虽然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些专业名词,但你很容易了解它们所蕴含的内容。“后喻文化”是指年轻人必须向成年人和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在这种文化里,年长者的经验和知识显得特别重要和必要,他们也特别具有权威。“并喻文化”是指两代人必须相互学习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上一代人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孩子们身上进发出许多值得上一代人欣赏和学习的东西。“前喻文化”指的是为了顺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紧迫需要,老一代人必须向年轻一代学习,才能保证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于这一点,做父母的认识得越早,体悟得越深,实践得越多,就越容易开展智慧的家教,就越容易成为智慧的父母。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12-15 
帖子
2022 
会思考的芦苇 发表于 2012-5-1 15:14
回复 思途静 的帖子

是啊,现在做家长的还真是矛盾,怕管严格了,又怕管松了,又怕教育跟不上,累啊 ...

可不是么,家长好做,但好家长不好当

跟宝宝一起学习吧~~

涵涵

四年级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0-04-09 
帖子
78 
回复 思途静 的帖子

是啊,现在做家长的还真是矛盾,怕管严格了,又怕管松了,又怕教育跟不上,累啊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12-15 
帖子
2022 
会思考的芦苇 发表于 2012-4-30 15:03
受益匪浅,

我也是觉得这个帖子很有用,所以转载过来保留一下
涵涵

四年级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0-04-09 
帖子
78 
受益匪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帖】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