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4 | 浏览: 145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2-01-08 
帖子
98 
1
发表于 2012-4-26 17: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现在来福已经110天了,再小结一下。
1、全母乳,每天四到五次。
2、大便稀,偶有不拉的情况,但是问题还不大。消化不太好,总放屁,肚子咕噜咕噜的。
3、不怎么哭,偶尔闹觉时哭两嗓子。
4、白天睡得少了,夜里能睡大觉。
5、湿疹基本不犯了。我用的是婴肤宝药膏,说是中药,但担心里面有激素,每次只抹一点点,效果倒是立刻看得到。
6、只吃依可欣,没有补盖。不过最近小手总抖,于是,少量吃了点盖迪欣。
7、照百岁照,哭了两次,睡了一小觉,吃了一次奶,无功而返。
8、趴着时小脑袋抬起得挺好。会眼神交流,会啊啊的和大人对话。
9、每天一次洗澡。
高级催乳师 国际母乳会互助指导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0-08-28 
帖子
20822 
回复 兰珏 的帖子

如果不严重没关系,轻微的新生儿湿疹不是病,随着孩子长大就消退了。
9儿9儿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2-01-09 
帖子
792 
回复 狼城诱惑 的帖子

牛羊肉、海鲜、牛奶我全戒了,可我家宝宝的湿疹还是不断在出呢。
打算带他去验个过敏源,可大家都说不准。

高级催乳师 国际母乳会互助指导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0-08-28 
帖子
20822 
回复 自在悠然 的帖子

在按需哺乳亲喂的同时 再增加吸奶 其实就是过度了 最好的奶 是和宝宝匹配的 也就是说 孩子吃多少 奶就有多少 不会有胀痛感觉的 或者很轻微 最初的3个月 孩子还处于不规律期 妈妈有轻微的胀痛情况 是正常的 即便不吸奶 只要按需喂养 是不会因为单纯的涨奶引发炎症的 而那些有过炎症史的妈妈 一般都是过量的饮用了下奶汤或者因很多情况停止或暂停哺乳 而造成的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1-09-29 
帖子
1517 
狼城诱惑 发表于 2012-4-27 22:03
回复 shudeyezi 的帖子

过度使用吸奶器会使奶内大分子蛋白漏出 引发过敏 或使湿疹严重 如果你奶很多 也不 ...

第一个问题看到答案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1-09-29 
帖子
1517 
回复 狼城诱惑 的帖子

妈妈不要过度用吸奶器吸奶,这也会诱发过敏

请问这是为啥?还有,怎样算是过度吸奶?

高级催乳师 国际母乳会互助指导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0-08-28 
帖子
20822 
回复 shudeyezi 的帖子

如果 他每天晚上睡觉时间比较规律 你可以等他醒了吃 依据我的经验 一般就是开始涨 不出10分钟 孩子就要起来吃 我把这样的情况叫做“预备”哈哈。 如果孩子睡觉不规律 有时候长有时候短 那你可以考虑吸一点
可乐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2-01-22 
帖子
951 
好粑粑
高级催乳师 国际母乳会互助指导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0-08-28 
帖子
20822 
回复 shudeyezi 的帖子

过度使用吸奶器会使奶内大分子蛋白漏出 引发过敏 或使湿疹严重 如果你奶很多 也不要每次吸空 只吸出一点点 或者在特别涨的时候 把孩子拉过来吃几口 也行 尽量在亲喂的同时不要过度使用吸奶器 差不多到100天以后 这样的调整就能达到和宝宝的供需平衡 就不会那么涨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来福过百天了!一天一个样!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