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65
- 昵称
-
- 经验值
- -65
- 在线时间
- 18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8-4
- 积分
- -47
- 精华
- 0
- UID
- 2780823
- 宝宝生日
-
- 帖子
- 56
|
作为妈妈,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感受的——我希望自己能够坚持母乳喂养,但是却频频遭到父母、老公、朋友、同事、陌生人、甚至是权威医院的儿保“专家”的打击:他们的理由都是一样的,“认为母乳在六个月以后就不再有什么营养了,更何况我女儿现在已经都一岁七个月了,那就更谈不上有营养了;而且还说会影响孩子正常饮食,影响孩子独立能力……”这些言论动摇了我母乳喂养的决心,也产生了好多好多疑虑,担心会对女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昨天,我去某知名医院给女儿做儿童保健。就得到了“专家”的“指导”,说让给我女儿断奶;当时我还提出现在的好多讲座、包括有好多资料说“提倡母乳喂养到两岁,甚至更大些。”,那个专家说现在的母乳已经没有啥营养了,这个说法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连“专家”都没听说过,那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呢?今天,我专门上网查了好多资料,下面把从WHO(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的两篇文章引用过来,希望对和我有同样境况的妈妈们有所帮助,在此,我也希望那些儿保“专家”不要再误人子弟,既然要做儿保这行业,就敬业点多学习些这方面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一篇] 母乳喂养
http://www.who.int/child_adolesc ... eding/zh/index.html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母乳喂养对健康有益,对此付诸于实践的建议也在持续增加。现在,世卫组织能够完全自信地说,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它对健康带来的益处可以延续到成人期。以人口基础而论,出生后最初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是建议的喂养婴儿方式,接着以持续母乳喂养并添加适当的补充食品的方式进行喂养,直至2岁或更长。
为了使母亲们能够实行和坚持在最初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
在婴儿出生的头一个小时里就开始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即婴儿除了母乳外不会有任何其他的食物或饮料,甚至是水; 在需要时进行母乳喂养,也就是当儿童需要时,不管是白天或是晚上; 不使用瓶子、橡皮奶头或安慰奶嘴。
母乳是婴儿的第一天然食品,它为婴儿出生后最初几个月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并且在婴儿1岁前的后半年,母乳也满足了一半或更多的婴儿营养需要,而且在婴儿2岁的这一年中,母乳可提供三分之一的营养。
母乳有利于感觉和认知的发育,并且防止婴儿患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纯母乳喂养也可以降低婴儿因腹泻或肺炎等常见儿童期疾病的死亡率,并且帮助婴儿在患病以后快速康复。
母乳喂养对母亲的健康和福祉也同样有好处,这也帮助延长了生孩子的间隔,降低了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危险,增加了家庭和国家的资源,属于安全的喂养方式,同时对环境具有安全性。
母乳喂养是一个自然行为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学习。大量研究证实,母亲和其他照护者在开始和持续进行适宜的母乳喂养时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92年发起了爱婴医院行动(BFHI),来加强孕产妇习惯做法,以支持母乳喂养。爱婴医院行动在改善全世界范围内的纯母乳喂养状况做出了贡献,并支持整个卫生系统,这都有利于母亲持续地进行纯母乳喂养。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发了一个为期40小时的母乳喂养咨询:培训班和最近开发的为期5天的婴幼儿喂养咨询:综合培训班来培训卫生工作人员,使之能够为母乳喂养的母亲提供技能支持,并帮助她们克服困难。基本的母乳喂养支持技能也是基层卫生工作者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培训班的一部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描述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基本干预措施。
[第二篇] 母乳喂养
http://www.who.int/features/qa/57/zh/index.html
问:哪些是儿童生命早期的推荐食品?
答:母乳是婴儿健康生长和发育的最佳食品。在生命的最初六个月,婴儿应完全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在六个月之后,应给他们喂养充足安全的补充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两岁或两岁以后。
补充食品是从生命的六个月起为儿童推荐的营养素丰富的附加食品和饮料。从完全母乳喂养过渡到补充喂养(包括继续母乳喂养)通常涵盖年龄为6至18–24个月这一时期。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时期,因为它是许多儿童中开始发生营养不良的时候。因此,极其重要的是,婴儿获得适宜、充足和安全的补充食品,以确保从母乳喂养正确过渡到完全使用家庭食品。
这些建议是在2003年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中提出的。
该战略是一份指导各国制定政策和实施活动以处理喂养方法以及婴儿和儿童营养状况、生长和健康的指南。它基于营养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和几年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证据以及适宜喂养方法在实现最佳健康方面的重要性。缺乏适宜喂养可产生健康不良的危险因素。终身影响可包括学习成绩差、生产力下降、智力发育和社会发展受损或慢性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