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6 | 浏览: 10681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淳淳妈妈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0-02-08 
帖子
439 
1
发表于 2010-3-16 17:2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有经验的亲们说说吧、、、

宝宝生日
 
帖子
56 
新妈妈总担心宝宝饿了渴了吃不饱,于是频繁的给宝宝喂奶。这样做对吗?如何判断宝宝是真的饿了?宝宝哭了,是需要喂奶了吗?到底多长时间给孩子喂一次奶合适呢……   如何给宝宝合理安排喂奶时间呢? 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定时喂奶。新生婴儿一般需要每天喂奶8~12次,养成每过3~4个小时吃奶的习惯后,让孩子一次吃饱吃够,便于奶量的恢复和日常生活的安排。但有些孩子在3个小时的间隙中间就饿了,要用各种方法哄他“捱”到喂奶的时间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另一种是按需喂奶,孩子饿了就给他吃。孩子出生的初期,要求喂奶的次数可能会很频繁,但等母子间的正常供需模式建立起来后,一般也就是在3~4个小时之间。   孩子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怎么办?   如果每过一两个小时甚至半小时孩子就要吃奶,说明他一次没吃够,你的奶确实不够。但这是正常情况,新手母亲和新生儿都有一个磨合过程。这种情况下,可以按需喂奶,让他想吃的时候就吃,哪怕一天20次。同时母亲自己要注意营养,多喝汤水,保证睡眠和休息,一个星期内,你的奶量就会随之增多,孩子吃奶的间隔会随之延长。此时如果增加奶粉,反而会影响孩子对母乳的兴趣和吸食的动力,影响母乳量的自然增加。

宝宝生日
 
帖子
56 
无论你的孩子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喂食中,当他停下休息时。给他一个打嗝的机会,排出吞下的气体,这些吞入肚中的气体会使他感到腹张。如果半分钟之后。其仍未打嗝。就不必再等。那次喂食,他可能不需要排出吞下的气体。   (1)要帮助很小的新生儿拍嗝排气,可让其靠在你一侧肩膀。搓背部;或把新生儿抱在膝上,让他向前倾,用手在下巴处扶住他软绵绵的头。他很可能还会吐出一些奶液(溢奶),因此在附近要放一块毛巾备用。   (2)任何大小的孩子,都对让其横躺在你的膝上或手臂上,面向下,这样可帮助孩子排出气体。 喂奶后别忘给宝宝拍嗝排气   (3)3个月大时,你的宝宝可以坐直一会儿了,让他坐在你的膝上轻轻摇他,同时给他搓背,这样可帮助他排出吞下的气体。   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始终保持轻松和恬静,双方都会十分满足。 摇篮爱心提示: 在吃奶的过程中,宝宝小小的肚子里不慎灌进空气,通常需要你的帮助才能排出来。轻拍或抚摸宝宝的背部是让他排出吞入气体的最好方式。尽量利用喂奶过程中的自然停顿时间来拍嗝,比如宝宝放开奶瓶嘴或换吸另一只乳房时。待喂奶结束后,也要再次给宝宝拍嗝。 如果你宝宝在几分钟后仍没有打嗝,这可能说明他并不需要打嗝。然而,对有些宝宝来说,打嗝排气却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他们会明显地表现出不舒服,这时,你需要继续坚持拍嗝。这可能是因为宝宝尚未成熟的消化系统使空气深入肠道,而不易被排出。所以,在宝宝打出响亮的嗝之前,你可能还需要不停地轻拍宝宝的背部,有些宝宝似乎只能通过打嗝的方式吐出吞入的空气。当然,除了拍嗝之外,你还可以给孩子变换体位——比如采用俯卧位或側卧位;有时给孩子揉揉肚子,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多数宝宝在长到可以活动,能自己调整到一个舒服的姿势后,就不再需要拍嗝了。

宝宝生日
 
帖子
56 
夜间是宝宝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定要保证宝宝夜间持续睡眠时间,避免人为地打扰宝宝睡眠,才能让宝宝“长得壮”。 进入寒冬季节,不少新妈妈就为宝宝的睡眠问题烦恼不堪:“我家宝宝现在晚上睡觉特别不安稳,总是翻来覆去,易醒,然后哭闹,不知道为什么?”;“我女儿每天推着出去晒太阳的时候才会舒舒服服地睡觉”……对此,相关小儿内科专家就家长们关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夜间频喂奶不利大脑发育 据了解,进入寒冬季节,宝宝尤其是新生宝宝的睡眠问题成为不少家长关心的话题。 据中华医学会有关母婴专家面对面在线咨询统计,最近有关宝宝睡眠问题比例直线上升,已经占据12%。很多妈妈有针对性的向专家提出了自家宝宝的问题,例如:宝宝睡觉时脚底怎么老是出汗?为什么宝宝进入冬季晚上睡觉总会一惊一惊的? 其中令相关专家关注的是,不少新妈妈提到自己宝宝每天晚上都要喂几次奶,搞得家人白天精神状态很差,而宝宝的发育也并不理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鲍秀兰对此表示,宝宝夜间频繁地喂奶是不良的睡眠习惯,需要纠正。她提醒,夜间是宝宝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定要保证宝宝夜间持续睡眠时间,避免人为地打扰宝宝睡眠,才能让宝宝“长得壮”。 睡觉问题都要注意温度 在冬季,有关宝宝户外睡眠和睡不安稳的问题是家长们最关注的两个问题。 对此,鲍秀兰表示,在冬季白天晒太阳睡眠可以增加宝宝的抵抗力,少患感冒。但是,她提醒,冬季户外睡觉一定要注意宝宝的保暖工作,另外,要让宝宝慢慢适应室内外的温差,比如刚开始户外的时间短一些,再逐渐延长。 而全国儿童睡眠医学协作组组长、全国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组长刘玺诚认为,宝宝在冬季比较多出现睡不安稳,那可能是暖气调节温度太高而导致的,他建议家长要注意调整一下室内温度,一般20度左右比较适合宝宝睡眠。 鲍秀兰表示,有些宝宝晚上睡觉会“哼哼”地低叫,或者突然挥舞手脚,或者踢被子、吃手,是表明宝宝在浅睡状态,并不影响健康,反而和深睡一样,对身体和大脑发育非常重要。“这个时候父母们不要过于紧张,在旁边观察一下,如果是浅睡的表现,应该让宝宝再自然入睡,保证其能获得持续时间的睡眠。”

宝宝生日
 
帖子
56 
母乳是婴儿最佳食粮,然而近十几年来,母乳喂养婴儿日渐减少,究其原因,除了做母亲的害怕哺乳带来肥胖而影响体形美这一原因外,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母亲产后缺乳,因此往往只哺乳一两个月,就借助其它代乳品,最后完全取而代之。   最近瑞典一项研究指出,因为母乳中一种物质能防癌,所以母亲更应以母乳喂养婴儿。   母乳为青少年提供了天然的免疫能力,还有一种叫“人类抗癌细胞甲型乳白蛋白”(hamlet)的物质,也可以用来治疗患癌的成年人。试验显示,这种物质可以杀死40种不同的癌细胞,也不会造成现时化疗带来的种种副作用。   虽然专家指出暂时这种治疗是有限的,而且有关于母乳的医疗运用也有待于进一步研发,但是这也说明了母乳喂养具有人工喂养无法比拟的益处。既然母乳喂养益处多多,那么妈妈们该如何保证能母乳喂养成功呢?   重视产前的准备工作   妊娠3~4周起,由于激素内分泌变化,乳房增大,乳腺增生,乳滴聚集,这都为产后泌乳做好了准备。但要使乳腺泌乳,还要靠垂体前叶分泌的催乳素。以及垂体后叶分泌的催产素。当分泌的催乳素、催产素达到一定分量时,乳腺中才有乳汁从乳头分泌。催乳素的分泌在睡眠时最多,故产前、产后的妇女要有充足的睡眠。另外从怀孕第8个月起,孕妇即可进行乳房、乳头按摩,以增强乳房的血液循环,这不仅有助于乳腺和乳头发育成熟,可以防止产后哺乳时引起的乳头皲裂,同时还可以反射性引起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和催产素,增加产后催乳。   产前准备工作的重点是乳头的按摩,怀孕7~8个月,应每天用小毛巾蘸温开水轻轻擦洗乳头,每天10~20次。如有凹陷或平扁乳头,要设法慢慢拉出。到8个月时,可以从乳晕处向乳头挤奶,如有黄色液体挤出,它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头5天的初乳相同,这样,乳管就通畅了,婴儿出生后,也就容易吸吮,如果产前没有这些准备,婴儿吸吮时乳头皲裂,产妇会感到非常痛楚。 产后尽早开奶   产后婴儿吸吮乳头,可以刺激泌乳素、催产素的分泌增加,有利于增加泌乳。开奶越早,会使催乳素、催产素分泌量增多,泌乳也随之增多。医院的传统做法是产后让产妇与新生儿分开,开奶时间推迟,就不利于产后泌乳,这可能会成为现代妇女产后缺乳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有些医院实行产后生活家庭化,让新生儿与产妇同居一室,产后尽早开奶,实践证明产妇的泌乳量有明显增加。   每次吸空乳汁   产妇喂哺婴儿时要先把一侧乳房吸空,然后再吸另一侧。如果婴儿吸不尽时,要用吸奶器把奶汁吸尽。乳房有胀满感时,即使婴儿不吃奶,也应把奶汁吸净,否则不利于乳腺分泌,还容易阻塞乳腺管引起乳腺炎。况且乳汁与其他东西不同,不是愈积愈多,而必须每次完全将乳汁吸空,才能分泌更多的乳汁。   增加产妇营养   乳汁的分泌需要足够的营养与水分,否则会影响乳汁的质与量,所以产妇应特别注意饮食营养。特别要保证食物有优质的蛋白质,足够的热能、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产妇应不挑食、偏食,既要多吃鱼、肉、禽、蛋、奶制品及豆制品,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要多饮汤水,特别是夏令时节从事体力劳动的喂奶妇女,更应该注意补充水分,否则乳汁过浓不利婴儿的消化吸收。不要大量饮用麦乳精,因其中含麦芽,有回奶作用。肥肉、脂肪多的食物也不宜多吃,多吃了脂肪多的食物,做母亲的容易发胖,而乳汁反见减少。有条件的地方,母亲可每天购买新鲜牛奶喝。   现实里母乳喂养与老人的“遭遇战”   有时候妈妈们已经很尽心尽力地去给宝宝喂母乳,但是常常由于外界的一些因素,使得妈妈们的决心受到压迫。最大的干扰和压力,来自于一些对于母乳喂养有很深的误解的家人或者知识老化的医生。中国有老人帮助照看第三代的传统,对于新生儿的看护,喂养是最重要的活动内容。但是如果母亲选择喂母乳,每一次的喂养仅仅需要婴儿的母亲参与,势必将其他人排除在外。有些老人会感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感到不安和焦虑,因而会抓住母乳喂养一开始都会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有意无意地将其夸大,试图阻拦母亲在哺喂母乳方面进行努力。另外,新手妈妈由于没有经验,容易偏听偏信一些老人的老观念,比如一位妈妈告诉我,她不想给孩子加奶粉,家里老人就指责她会把孩子“饿细了肠子”。这是一种毫无科学道理的说法,却会产生足够的压力,让妈妈屈服。老人的说三道四,会让妈妈心里产生焦虑,这种焦虑情绪所产生的荷尔蒙,导致妈妈的身体即使有丰盛的乳汁,却不会分泌出来。越是担心、着急、心虚的母亲,乳汁分泌越有困难。母乳最无辜,却又最冤枉。人们对母乳的偏见十分深重,无论孩子出现怎样的问题,人们首先要怪罪母乳

宝宝生日
 
帖子
56 
宝宝需要吃奶,但因为宝宝无法言语,妈妈们往往无从判断宝宝到底是饥是饱。别急,其实宝宝可以用无声的“语言”来告诉你。   刚刚出生的宝宝显示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吃奶,他不但会吃奶,还知道什么时候该向妈妈要求吃奶,饱了,饿了,他都会用无声的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   饿了怎么办:   1)饥饿性哭闹;   2)用小嘴找乳头;   3)当把乳头送到他的嘴边时,他会急不可待地衔住乳头,满意地吸吮着;   4)吃的非常认真,很难被周围的动静打扰。   饱了怎么办:   1)吃奶漫不经心,吸吮劲减弱。   2)有一点动静就停止吸吮,甚至放下乳头,转头寻找声源。   3)用他的小舌头把乳头抵出来,再放进去,还会抵出来,如果这时您再试图把乳头送给他,他会把头转过去,不理睬您,甚至会以哭来抗议妈妈的强迫。   特殊情况:   1)喂奶,如果宝宝仍然不吃,就要看看宝宝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是否有病了。如果是在后半夜,就不要主动去叫醒宝宝,除非时间超过6小时一直都没有吃奶。   2)十几分钟就醒:这时您是否宝宝一醒就喂奶呢?这是不对的。如果是没有喂饱,就应该尽量一次喂足,不要养成吃一会儿就睡,睡一会儿醒来再吃的习惯。如果偶尔一两次出现这种情况,就不要介意,如果很频繁,就要寻找原因了,是否奶水不足?宝宝是否有消化不良?是否该换尿布了?是否孩子想玩一会儿?还是有什么其他情况呢?新妈妈应该不断积累养育孩子的经验,学会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

宝宝生日
 
帖子
56 
医生指出,宝宝“第一口”喂饮品易造成“乳头错误”,应喂母乳。   “为什么孩子不吸我的奶呢?”在南宁市某医院的产房内,田女士在剖宫产次日给孩子喂奶时,宝宝却不吸奶。医生询问在一旁陪护的家人才知道,这都是“开路奶”惹的祸。   案例:   乱喂造成“乳头错觉”   “开路奶”不是奶,而是“开奶”前给宝宝喂的饮品,例如糖水、开水、配方奶粉等。   为什么家人要给宝宝的第一口喂“开路奶”呢?原来,按照民间传统,为了让产妇和婴儿得到充分的休息,要等到宝宝出生后24~48小时才开始喂奶。为了不让宝宝饿着,引起低血糖,家人便用奶瓶给宝宝喂了一些糖水,即“开路奶”。因此宝宝喝了甜甜的糖水,便会对清淡的母乳失去兴趣。不仅如此,当宝宝能够轻易地吸出奶瓶里的饮品时,更不愿费力地吸吮妈妈的乳头了。   “这就是‘乳头错觉’。”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产科的护士长李桂凤说,若这种现象不及时纠正,常常会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母乳喂养新观点”认为,除母乳外,不应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和饮料,也不应使用奶瓶和橡皮奶头,除非的确无法进行母乳喂养。   由此可见,给宝宝第一口喝“开路奶”的做法,已经十分落伍了。“现在我们提倡的是24小时母婴同室。” 李桂凤介绍,为了早开奶、勤吸吮,对于顺产的产妇,在产后的30分钟内就要把宝宝抱到产妇身边,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皮肤接触,同时进行早吸吮;对于剖宫产的产妇,也要在产妇能做出反应的30分钟内,让宝宝与妈妈脸贴脸2~3分钟,等妈妈生命征平稳后,立即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母婴皮肤接触,同时帮助早吸吮。   “24小时的母婴同室是必须的。因为这样既可以增进母婴感情,又能不限时间和次数的进行按需的母乳喂养。”李桂凤说。   专家:   奶水不足要多吸   有多少宝宝“第一口”就能喝上母乳?记者在医院对初为人母的妈妈们,做了一个小调查。在受访的几十个人中,40%的妈妈们表示,孩子的第一口奶是牛奶或其他饮品;有60%的妈妈表示,孩子一生下来就喝上了母乳。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母乳喂养,是因为母乳对婴儿的诸多好处,绝非配方奶粉可比。李桂凤介绍,母乳含有4~6个月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并且具有免疫功能,能增强婴儿的体质。对于母亲来说,哺乳还能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能让宝宝“第一口”喝母乳当然更好,但奶水不足怎么办?“当时医生建议我多让宝宝吸。医生说每个产妇都是有乳汁的,只是没有被吸出来。我的宝宝很棒,刚开始只是空吸,但没多久就吸出奶来了。”一位姓孙的妈妈说,她刚生产完后也没奶,看到临床的妈妈在开奶前给宝宝喂奶粉,她并没有效仿,而是坚持让宝宝吸自己的乳头。   为什么吸多了几次就可以了?李桂凤解释,产后泌乳是一种生理现象,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多少,主要是受脑下垂体的调节。婴儿吮吸乳头,可以刺激垂体释放泌乳素,引起喷乳反射。   有研究表明,婴儿把乳房吸得越空,母亲下次分泌的乳汁就越多,因为脑垂体接收到的信号是“需要更大的产量”;如果情况相反,宝宝每次都吸得很少,那么大脑就会认为产量“供大于求”,从而减少分泌。   方法:   信心和调养是关键   虽然医学上认为,所有的妈妈都能自己哺乳,但要做到纯母乳喂养却并不容易。瑞康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黎燕玲说,虽然医院不提倡自带奶粉,但很多家属看到孩子吸不出奶,一着急,还是会自己买来奶粉冲给宝宝喝。对此,医生也感到很无奈。   一些产妇生产过后,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关爱,导致奶水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黎燕玲在值夜班的时候,就常常在病房内看到新爸爸呼呼大睡,而孩子的妈妈却一脸倦容地忙前顾后照顾宝宝。   “得不到良好的调养,怎么保证母乳充足呢?”黎燕玲说:“我们倡导母婴同室,是为了增进母婴感情和随时喂哺,并不是要让母亲照顾宝宝。”她还表示,除了饮食、情绪、睡眠会影响乳汁分泌以外,相信自己具有充足的乳汁喂哺孩子也很重要。如果妈妈对自己的母乳没有信心,很容易导致纯母乳喂养不能坚持,转向添加配方奶的混合喂养。

宝宝生日
 
帖子
56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最适合婴儿的需要,然而并不是所有宝宝都能接受母乳喂养,有时常因妈妈或宝宝的原因而不便哺乳。因此,我们要仔细地衡量母乳喂养与母婴安康之间的利害关系,再确定使用哪种哺乳方式。   一、哪些病宝宝不宜吃母乳?   母乳虽好,也不是万能的天然食品,乳汁有不适宜婴儿享用的时候,故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勉强为之。   1)氨基酸代谢异常   氨基酸代谢异常主要侵犯神经系统,是宝宝智力发育落后的重要原因。据估计,在严重智力低下的病人中,约10%与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在人群中的总发病率是万分之一到五千分之一。由于氨基酸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已经发现的病种达到70种以上。苯酮尿症就是其中的一种,是这70多种氨基酸代谢异常中比较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疾病。   2)苯酮尿症(PKU)   PKU是氨基酸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而造成苯丙氨酸在体内的堆积,严重的可干扰脑组织代谢,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这类患儿生后常表现为智能障碍。   3)乳糖不耐受综合征   乳糖不耐受综合征患儿,由于体内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乳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临床常表现为婴儿吃了母乳或牛乳后出现腹泻。由于长期腹泻不仅直接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可造成免疫力的低下,引发反复感染。应暂停母乳或其他奶制品的喂养,而代之以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大豆配方奶。   4)病理性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只是短期间的,一般是48小时左右,就可恢复母乳喂养。如果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再次加重,可再停喂1~2天。经过两三次这样的过程,宝宝就不会因为吃母乳而出现黄疸了,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宝宝生日
 
帖子
56 
作为妈妈,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感受的——我希望自己能够坚持母乳喂养,但是却频频遭到父母、老公、朋友、同事、陌生人、甚至是权威医院的儿保“专家”的打击:他们的理由都是一样的,“认为母乳在六个月以后就不再有什么营养了,更何况我女儿现在已经都一岁七个月了,那就更谈不上有营养了;而且还说会影响孩子正常饮食,影响孩子独立能力……”这些言论动摇了我母乳喂养的决心,也产生了好多好多疑虑,担心会对女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昨天,我去某知名医院给女儿做儿童保健。就得到了“专家”的“指导”,说让给我女儿断奶;当时我还提出现在的好多讲座、包括有好多资料说“提倡母乳喂养到两岁,甚至更大些。”,那个专家说现在的母乳已经没有啥营养了,这个说法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连“专家”都没听说过,那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呢?今天,我专门上网查了好多资料,下面把从WHO(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的两篇文章引用过来,希望对和我有同样境况的妈妈们有所帮助,在此,我也希望那些儿保“专家”不要再误人子弟,既然要做儿保这行业,就敬业点多学习些这方面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一篇] 母乳喂养 http://www.who.int/child_adolesc ... eding/zh/index.html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母乳喂养对健康有益,对此付诸于实践的建议也在持续增加。现在,世卫组织能够完全自信地说,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它对健康带来的益处可以延续到成人期。以人口基础而论,出生后最初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是建议的喂养婴儿方式,接着以持续母乳喂养并添加适当的补充食品的方式进行喂养,直至2岁或更长。 为了使母亲们能够实行和坚持在最初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 在婴儿出生的头一个小时里就开始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即婴儿除了母乳外不会有任何其他的食物或饮料,甚至是水; 在需要时进行母乳喂养,也就是当儿童需要时,不管是白天或是晚上; 不使用瓶子、橡皮奶头或安慰奶嘴。 母乳是婴儿的第一天然食品,它为婴儿出生后最初几个月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并且在婴儿1岁前的后半年,母乳也满足了一半或更多的婴儿营养需要,而且在婴儿2岁的这一年中,母乳可提供三分之一的营养。 母乳有利于感觉和认知的发育,并且防止婴儿患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纯母乳喂养也可以降低婴儿因腹泻或肺炎等常见儿童期疾病的死亡率,并且帮助婴儿在患病以后快速康复。 母乳喂养对母亲的健康和福祉也同样有好处,这也帮助延长了生孩子的间隔,降低了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危险,增加了家庭和国家的资源,属于安全的喂养方式,同时对环境具有安全性。 母乳喂养是一个自然行为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学习。大量研究证实,母亲和其他照护者在开始和持续进行适宜的母乳喂养时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92年发起了爱婴医院行动(BFHI),来加强孕产妇习惯做法,以支持母乳喂养。爱婴医院行动在改善全世界范围内的纯母乳喂养状况做出了贡献,并支持整个卫生系统,这都有利于母亲持续地进行纯母乳喂养。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发了一个为期40小时的母乳喂养咨询:培训班和最近开发的为期5天的婴幼儿喂养咨询:综合培训班来培训卫生工作人员,使之能够为母乳喂养的母亲提供技能支持,并帮助她们克服困难。基本的母乳喂养支持技能也是基层卫生工作者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培训班的一部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描述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基本干预措施。 [第二篇] 母乳喂养 http://www.who.int/features/qa/57/zh/index.html 问:哪些是儿童生命早期的推荐食品? 答:母乳是婴儿健康生长和发育的最佳食品。在生命的最初六个月,婴儿应完全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在六个月之后,应给他们喂养充足安全的补充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两岁或两岁以后。 补充食品是从生命的六个月起为儿童推荐的营养素丰富的附加食品和饮料。从完全母乳喂养过渡到补充喂养(包括继续母乳喂养)通常涵盖年龄为6至18–24个月这一时期。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时期,因为它是许多儿童中开始发生营养不良的时候。因此,极其重要的是,婴儿获得适宜、充足和安全的补充食品,以确保从母乳喂养正确过渡到完全使用家庭食品。 这些建议是在2003年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中提出的。 该战略是一份指导各国制定政策和实施活动以处理喂养方法以及婴儿和儿童营养状况、生长和健康的指南。它基于营养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和几年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证据以及适宜喂养方法在实现最佳健康方面的重要性。缺乏适宜喂养可产生健康不良的危险因素。终身影响可包括学习成绩差、生产力下降、智力发育和社会发展受损或慢性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有什么药可以催奶的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