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39 | 浏览: 15631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0-08-10 
帖子
40 
1
发表于 2012-3-1 21:5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20031026 于 2012-3-1 22:24 编辑

     准妈妈们千万不要吃保健品啊 我来说说我的血泪史。
     怀孕期间吃保健品那将带给孩子一生的痛苦。我在怀孕期间总怕孩子缺少营养,从怀孕四个月起就开始吃保健品,后来发现胎动频繁,不过胎心一直正常我也就没太在意。整个孕期过去了我迎来了我的宝宝八斤二两的男孩,看着高兴的家人们我忍着手术后疼痛也在微笑着。可是这个笑容没能持续下去,渐渐的我就发现了我的孩子很难带,即使不渴不饿也是哭闹个没完,最让家里人忍受不了的是我的孩子从白天到晚上都不怎么睡觉。不睡觉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孩子不好好喝奶辅食也添加不进去,弄得家里真是鸡犬不宁的。
     后来经一个好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老中医,这位老人家一看就是医术很精湛的。人家一上来就摸了摸孩子的胳膊和腿说:这个孩子的肌肉摸起来不像个小孩,小孩子摸起来应该是柔软的可你这个孩子比同龄孩子都要僵硬。我很吃惊问这是为什么啊?人家大夫问我怀孕期间都吃什么了,我说就是吃饭菜水果之类的啊还有就是保健品。大夫问我为什么要吃保健品知道保健品是起到什么作用吗你就敢吃。我听的一头雾水难道保健品也不能随便乱吃吗?大夫说当然不能随便乱吃了,保健品是让身体健康的人吃了保健身体的你一个孕妇不能乱吃,人家还给我讲了保健品的原理,原来保健品不是单纯的补钙补铁补锌补蛋白,在身体不好的状态下补充过量的蛋白能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我当时就傻眼了因为从小我的体质就不是很好,为了能使身体强壮些我在刚结婚的时候就先后吃过某大品牌的套餐,刚开始吃的时候感觉还可以一年以后发现还是总感冒发烧的就停了,怀孕以后就开始吃倍力健、蛋白粉、钙镁片、维C、B族、松果菊,最可怕的是生完孩子以后我又换了蛋白粉,并且给孩子添加了海藻油胶囊、锌片、儿童多维咀嚼片、初乳片。听我说完吃的这些东西以后大夫用特别无奈的口气说:这样的情况不好治了,吸收不了相当于沉淀的混凝土,注意点儿吧你这孩子将来容易摔跤。。。。听完了这话我当时就抱着孩子哭了。
已有 1 人评分妈豆 收起 理由
小编美羊羊@tj + 20 首页推荐!

总评分: 妈豆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关爱自己 呵护生活

二年级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12-02-22 
帖子
58 
凡事总有利有弊的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2-02-01 
帖子
140 
谢谢分享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0-08-10 
帖子
40 
回复 谁是谁的宝 的帖子

亲~我并不是说安利的产品不行,我是说所有的保健品都一样。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0-08-10 
帖子
40 
回复 mango666 的帖子

我劝亲还是别停了别再吃了,保健品这种东西吃一次就应该有了副作用,更何况吃这么多年呢。从外表上看都是健康的但是内在就不同了。
西瓜芒果对对碰

四年级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08-02-16 
帖子
77 
回复 刘梦鑫 的帖子

我也是啊。怀老大时候一直吃保健品~平时父母也在用。全家身体都很好~孩子四岁了。聪明可爱,很少生病。楼主是不是自身原因有问题。或是吃了国内一些有问题的保健品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诸位妈妈们千万不要吃保健品啊! 简直就是一尸两命!! ...
快速回复
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