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 | 浏览: 63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7-12-01 
帖子
1
发表于 2012-1-2 14:5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贝贝也是当麻麻的,心知各位麻麻育儿方面的迷茫及为宝宝健康的焦虑,贝贝整理些育儿方面知识为解决各位麻麻盲点。希望能帮上大家,嘿嘿!``
宝宝少生病,妈妈少担心!

1、十月内不加盐
2、周岁内不喝蜜
3、三月内只吃奶(纯母乳的四个月内不加果汁)
4、牛奶最好在2周岁后喝,2岁前可吃酸奶。脱脂牛奶比全脂牛奶对孩子更健康。
5、三岁前孩子的用盐量为成人的1/5-----1/3,吃盐多会导致钙流失
6、喝可乐等碳酸饮料会影响钙吸收。
7、爸爸的情绪不好会使婴儿的哭闹增加2层。
8、爸爸遗传身高,妈妈遗传体形。
9、爸爸带孩子,孩子智商高;妈妈带孩子,孩子学习成绩好。(智商不高的孩子要学习好,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10、结束开裆裤最好不要晚于一岁半,尿路感染也会发烧,治疗不及时会上行导致感染型肾炎。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0-07-06 
帖子
7333 

神医辣妈

赞一个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1-08-31 
帖子
266 
看过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1-07-17 
帖子
8812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7-12-01 
帖子
41、孩子最好不用学步车
  外来品如婴儿餐桌椅、婴儿背带是好东西,但学步车确是对孩子不好的,
  在发达的美国,用得越来越少,原因如下:
  一、用学步车的孩子比不用的孩子晚走路一个月
  二、学步车四轮滑动,极易造成意外伤害,美国每年都有几百例的事件发生。
  三、用学步车对孩子的胯骨、腿有影响。

42、幼儿积食也会引起发烧
43、新生儿发烧首选物理降温
44、六个月内的孩子慎用退烧药
45、“奶粉宝宝”更易暴饮暴食
46、肥胖儿易患哮喘
47、挨打的孩子智商低
48、不易给发烧的孩子吃鸡蛋
49、6月内的孩子不宜吃鸡蛋清,产生过敏,发生湿疹、荀麻疹等疾病
50、不宜给婴幼儿吃没煮熟的鸡蛋(煎蛋要3分钟,煮蛋要7分钟)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7-12-01 
帖子
31、孩子六岁后才可以喝茶。
32、孩子六岁前用很热的水烫脚,会造成偏平足。
33、防止尿布疹,可以用喝过的茶叶再煮一下的茶水擦小屁股。
34、防止尿布疹,也可以用香油擦小屁股。
35、孩子如果内八字,用反穿左右鞋的方法几个月后能扳过来。

36、孩子3岁前最好不要蹬三轮车,容易形成O型腿或X型腿
37、如果已经形成X型腿,让坐床上时多盘腿坐,能扳过来一些

38、孩子1.5岁开始刷牙最保护牙齿。
39
、夜晚开灯睡觉降低孩子免疫力
40
、别给孩子汤饭吹,容易传播龋齿,如果大人嚼过的食物再让孩子吃,龋齿率更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7-12-01 
帖子
11、纯母乳的4月内不用刻意喝水,只在喝奶后给点,当漱口了。6个月内不要多喝水,因为无论母乳还是奶粉都含大量的水,多喝水会增加孩子肝肾负担。
12、周岁内忌久坐(1个小时),研究表明,周岁内久坐超过1个小时的孩子会增加瘁死率。
13、孩子放在沙发上的瘁死率是放在床上的4倍。
14、夜晚开灯睡觉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15、拍孩子胸部会诱发瘁死。
16、太阳直晒脚心、妈妈的微笑会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17、若保四时小儿安,常需三分饥与寒(黄帝内经)。
18、10月内的孩子禁止摇晃,伤害大脑,最重可致颅内出血和轻微脑震荡。
19、打孩子屁股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性健康。
20、2周岁以下禁看电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美妈们须知的育儿细节◢◤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