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4 | 浏览: 2134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07-10-25 
帖子
54 
1
发表于 2011-8-30 21:0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童童妈妈来啦 于 2011-8-30 22:34 编辑

大家知道一种叫氢化植物油的东西吗,外面卖的饼干蛋糕里都有,不清楚的上网查查吧,这种东西阻塞血管,需要4个月才能拍出体外,如果摄入的多,就累积在血管里了。国外很多国家已经立法不许添加在食品中,我国已经宣布它不可食用,但是没立法,大家也明白为什么吧……这种东西对厂家来说可是好东西,它使食品容易成型,防腐等等,咖啡伴侣和奶茶里的植脂末也是这种东西,现在厂家越来越狡猾,写的名称五花八门,比如可食用植物油,如果真是普通植物油为啥不干脆写是大豆油还是花生油还是橄榄油?它还叫反式脂肪酸,有机健康食品都是注明没有反式脂肪酸的。
朵朵の传说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0-02-13 
帖子
11124 
哎,我也是一直不想给孩子吃
有时候买点国外货,不想给她吃了
可是吃零食大人都上瘾,孩子更别提了,怎么办呢!
麦麦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2010-10-25 
帖子
20504 

每月论坛之星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07-10-25 
帖子
54 
本帖最后由 童童妈妈来啦 于 2011-8-30 22:32 编辑

回复 柳颉 的帖子

豆角没农药本身也有毒,需要多加热一会儿
麦麦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2010-10-25 
帖子
20504 

每月论坛之星

回复 童童妈妈来啦 的帖子

最近听说 吃豆角毒死人了
小小豆角  打13种农药   早晚也被毒死..........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07-10-25 
帖子
54 
本帖最后由 童童妈妈来啦 于 2011-8-30 22:23 编辑

回复 柳颉 的帖子

没说吃什么也不安全啊,多吃水果蔬菜啊,肉类也要适当地吃,
不过水果中,苹果应该是唯一不会过敏的
我是说不要吃零食
安全不安全也是相对而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喝水一般而言当然是安全的,至少不会阻塞血管,虽然我国水质污染严重,但是我们的饮用水也是经过加工处理的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07-10-25 
帖子
54 
本帖最后由 童童妈妈来啦 于 2011-8-30 22:26 编辑

回复 天使的豚豚 的帖子

问题就是外面卖的太多东西都含有这些不利健康的物质,聚集在一起,这种吃点那种吃点,那就是长期和大量了
而且小孩子嗜甜,有许多不肯吃饭专吃零食,每天都吃很多甜的、蛋糕饼干还有含大量色素的东西,贪吃零食的孩子一般正餐吃的都不好
如果氢化植物油像你说的这样没什么大不了,为什么发明它的国家——德国已经立法禁止加在食品中呢,为什么美国和很多欧洲国家都立法了呢,人家都是神经过敏吗?
我并没有谈到其他的食品添加剂,我又没说凡是有食品添加剂的都不能吃
我只是说零食可以不吃,本来零食就不是必需品

麦麦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2010-10-25 
帖子
20504 

每月论坛之星

吃什么也不安全
喝水还安全吗?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1-02-28 
帖子
1214 
氢化植物油不等同于反式脂肪酸,只是氢化植物油的质量良莠不齐,好的氢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的比例很低的。而且这个氢化植物油要长期大量使用才有危害,所以也不用谈虎色变啊。食品添加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东西,没有它我们连馒头都吃不上,所以我们应该注意的是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和质量,而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为了宝宝健康看看这个贴】最好别吃零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