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22 | 浏览: 22152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07-12-28 
帖子
2255 
1
发表于 2011-5-27 09:3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在医院儿科,过敏性咳嗽门诊中,每天都碰到一些因咳嗽来就诊的孩子,家长反映说,孩子咳嗽已一个多月了,咳嗽多在夜间或凌晨,呈阵发性,无气喘及发热,胸部X线摄片及血液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先后使用多种抗生素及止咳药,效果都不明显。以往这部分病儿常被诊断为“感冒”或“支气管炎”。近年来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发现,这些病儿可能患了过敏性咳嗽,临床上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它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哮喘。 目前有数据显示,工业化明显的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的过敏性咳嗽的患者逐年增加,说明环境对过敏性咳嗽的影响非常明显接下來我們來瞭解一下小兒過敏性咳嗽:

概述:
小儿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如过敏体质,环境因素如花粉、尘螨等。由于咳嗽一般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家长容易以为孩子是着凉感冒引起的而不太在意,或是一味给孩子用抗生素和止咳药,而咳嗽症状久治不愈,往往持续3周以上。

症状:
过敏性咳嗽主要表现为:一般不发烧;吐白色泡沫痰;喜欢揉眼睛和鼻子,爱抓头皮;睡觉时爱出汗,不安分,喜欢蜷曲着睡;多以咳嗽为主,不喘。其咳嗽有三大特点:晚上睡觉前咳一阵;半夜醒来咳一阵;早上醒来咳一阵。有的儿童能一连咳上3个月。

病因:
过敏性咳嗽祛除病因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如海产品、冷饮等;家里不要养宠物和养花,不要铺地毯,避免接触花粉、尘螨、油烟、油漆等;不要让孩子抱着长绒毛玩具入睡;在浴室和地下室,应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并定期更换滤网;被褥要常晾晒。

治疗:
治疗上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激素,由医生进行规范化治疗,以免使过敏性咳嗽转变为支气管哮喘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祖国医学认为主要与“风”、“痰”有关,急性期采用祛风化痰的中药来疏风、清肺、化痰止咳,缓解期则用补肺健脾方法去除“宿根”,常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果配合外贴的中药效果更好,而且方便安全,如百草琼浆益气贴、三九贴等,临床上中西药结合治疗是最好的方法。家长们应避免给宝宝滥用感冒药或抗生素及激素。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12-04-15 
帖子
81 
天津哪家**可以验过敏源?哪治疗过敏性咳嗽比较有效?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9-03-16 
帖子
67 
回复 妈妈好宝贝@tj 的帖子

问下亲,我家宝也是过敏性鼻炎,看了好几个地都不太管用,亲有啥好医院能介绍吗?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帖子
53 
不错不错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帖子
53 
家长们应避免给宝宝滥用感冒药或抗生素及激素。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帖子
57 
最近好像过敏性咳嗽的宝宝变多的 总是能遇到得过敏性咳嗽的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帖子
孩子千万别生病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8-09-22 
帖子
193 
过敏性咳嗽春季很容易复发,平时可以吃点增强免疫力的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8-09-22 
帖子
193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小儿过敏性咳嗽
快速回复
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