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1129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
发表于 2016-8-6 18:5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每个孕中的妈妈们,总是免不了谈论和纠结生娃时是剖腹还是顺产问题。很多妈妈们会担心顺产时痛感太强无法承受,或自己体能差不足以支撑。其实,在顺产的11个小时产程里,仅有最后1小时需要所谓的"体能"来支撑,80%-90%的女性其实都可以顺产。顺产如果有侧切,可以用金花油加速愈合,而剖腹产因伤口更长更深,容易感染,愈合时间更长。虽然多数女性都认为顺产好,但是仍有一部分准妈妈们,哪怕在临产的那刻都会出于多方面的疑虑,临阵放弃选择剖腹产。
    疑虑一:顺产时间久,孩子容易缺氧、窒息、影响智力?
    答案并非如此。11-12小时的顺产时间是人类分娩时的正常时间,不存在缺氧、窒息、影响胎儿智力的问题。另外,顺产时宝宝头部经过产道挤压,对婴儿的大脑有良性刺激,这是剖宫产无法比拟的。
    疑虑二:顺产会将阴道、骨盆撑大,影响性生活和体形?
    开宫口孕妇生产需要时的特殊状况,生产后,阴道会回缩到正常状态,与生产前只有稍许差异。即使生产过程中出现裂伤,医生也会根据情况进行修复、缝合,因此顺产影响性生活是个误解。同样,生产时骨盆撑大也是"特殊情况"。很多人生完小孩后体形走样,其主要原因是怀孕过程中没有控制好体重,导致产后难以瘦身
    疑虑三:子宫或卵巢里有瘤,顺产风险会增大?
    有些人认为子宫或卵巢内有瘤会使顺产风险增大。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良性瘤都不影响分娩,如果医生评估后没问题,依然可以顺产。可能有些产妇认为在剖宫产的同时将瘤子切除,这样可以少挨一刀,可以一起调理恢复。其实这样的想法不现实,剖宫产同时切除瘤子,会导致出血量增多、风险增高,带来额外损伤。
    疑虑四:身体差,体能较弱是不是顺产不了?
    其实,顺产的关键不是我们常说的体能,而是子宫的"能力"。在顺产11-12小时的产程中,前面超过10个小时的时间,靠的是子宫的收缩率(天生的),最后的一个小时,才需要所谓"体能"(主要是腹部力量)的支撑。因此,80%-90%的女性其实都是可以顺产的。
    顺产 VS 剖腹产
    住院时间:顺产2-3天,剖宫产6-7天。
    住院费用:顺产3000-4000元,剖宫产6000-7000元。
    宝宝健康:有研究表明,顺产挤压宝宝头部,对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另外,剖宫产宝宝没有经过产道挤压,肺部的水分没有完全排出,长大后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也更高。
    手术并发症:顺产并发症很少,而剖宫产发生的麻醉及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包括出血、产后经量、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
    授乳:剖宫产后因为疲劳、刀口疼痛,开奶时间较迟。
    关于二胎:顺产产后几个月就可怀第二胎,剖腹产建议2-3年后再怀第二胎。剖腹产再次怀孕时出现前置胎盘疤痕妊娠、产后大出血等问题的几率更高。
    XFT Tips
    医生会在妊娠期不断评估孕妇的身体情况,在怀孕期间有无基础病或并发相关的疾病等,产妇需遵医嘱决定是否顺产,如身体各指标正常,骨盆评估合格,都可选择顺产。而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怀孕和分娩时都会造成盆底肌松弛,会严重影响以后的生活。专家建议,产后42天需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让受损的盆底肌重新恢复弹性,保障子宫,尿道,膀胱、阴道、直肠等脏器的正常运转。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谢谢分享。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6 
回复 DD闺密照 的帖子

我上个月在网上买的。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复方金花油在哪里有?听说效果不错啊。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6 
这个对比很不错啊。够详细。

Rank: 1

宝宝生日
2012-01-02 
帖子
谢谢分享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顺产与剖腹产比较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