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2 | 浏览: 2921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1-05-04 
帖子
11 
1
发表于 2014-11-21 13:5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问心325 于 2014-11-21 16:37 编辑

   新闻出了,许许多多孩子的爸爸妈妈坐不住了,我也坐不住了。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看到这则新闻和家长对教师再一次的不信任,我如坐针毡,昨天,我发了一个帖子,希望让更多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和好幼儿园得到家长的信任,但似乎适得其反。在很多家长看来,只要这个网站有老师一出面,就是袒护当事教师的。不是本人就是水军,要么就是自己没有孩子,站着说话不腰疼。今天,有更多幼儿教师来这里注册,也说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大家作为家长,愤怒之心可想而知,想把老师生吞活剥的心都是有的。但大家只看到了老师讽刺孩子、怀疑打孩子。其实远远不单是这一方面。

    来这的目的不是抱怨我们的工作多辛苦,也不是为那个老师辩护,无论大伙怎么说。我依然觉得向家长澄清我们幼教职业现实情况是我们分内的职责。出了这样的事,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看不下去、愤慨。我们感到的除了愤慨,还有恶心、堵心。大多数的好幼儿园、好老师就被这件事一竿子打翻。这个社会存在着信任危机,家长和教师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仇人,前些年一则幼师虐童的录像在教师节前一天发出后,似乎各地发表幼儿教师不良行为的录像、**成了风潮。而教师踏踏实实爱孩子、认真工作的现状却很少有人提起。

    我是一个班的老师,30多个孩子和家长和我们关系很融洽。甚至在我们班级的**里,我们和家长还探讨了这件事。我疑问重重:是怎样的教师工作让家长想到录音?插班生。本身融入集体比别的孩子晚。家长忐忑不安忧心忡忡是肯定的。作为教师,家访、沟通、多给予关爱、在家长会上介绍这个家庭,和家长的关系保持融洽,这并不难。我们平时也是这么做的。我想,但凡通情达理的家长不可能在老师做了这些之后还疑虑到要动用录音笔。

    小班开学初,我们班家长也忧心忡忡,有的妈妈哭哭啼啼舍不得孩子,但我们把能做到的都做到了,晚上回去还不停接家长的电话,用网络等各种方式向家长再现孩子一天的情况……起初,家长提出:“多给我们孩子照几张相片。”后来,看到我们疲惫不堪的样子,家长都心疼了,纷纷说:“老师别照了,歇会吧,吃口饭,喝点水。”工作这么多年我觉得,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些,家长都会感恩戴德。刚才我们班另一个老师还说:“原则上应该这么工作,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像咱一样啊。”问题就在这了。

    从刚插班到现在,老师都怎样做家长工作和对孩子的安抚工作?老师做了什么?让家长感到了什么?是怎样的工作让家长如此不信任。网上除了家长们的愤慨,还有铺天盖地的小一班其他家长对老师的同情。然而,师德是硬伤,一万个好,抵不过这一个过失。不能因为她对别的孩子好而忽视对这个孩子的伤害。这是事实,没有一个教师会袒护她。出了事后,我们区里、园里、市里也不断开会,让教师谨慎言行。我总在反思:幼儿教育这几年是怎么了?为什么有的老师开完家长会,家长放心一大半;而有的老师开完会,家长更加提心吊胆了。这其中不乏师德、品质、沟通方式等等。

    我现在希望的是:那个孩子的病尽快好起来;司法部门尽快介入调查,还事情一个真相。打了就是打了,没打就是没打,到底怎样?媒体含糊其辞。希望能让事情尽早水落石出。也希望宝宝爸妈能通过这件事情,学会鉴别一个好老师。好的老师心里有孩子,家长会上有例子,批评孩子有点子,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及时主动沟通,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装在心里不放下任何一个,尤其插班生更是脆弱,需要老师更多关爱。还有,国办园定期会组织家长开放,请家长到园里来,如果老师平时对孩子不好,单单那一天演好戏是没用的。孩子的表现是说不了慌的。老师对孩子凶习惯了,突然对孩子柔声细语,孩子肯定不适应。师生关系是装出来的还是自然的,一看就能看出来。

    还有,我为什么说这件事唯一受益的就是媒体,记者发完新闻,没事了。老师们遭殃了,当事人家庭的行为和孩子的病情也被曝光了,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不保护。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从此有了更多家长对幼教嗤之以鼻,老师和幼儿园的形象再一次被毁掉。好幼儿园和好老师在家长眼里也画了大大的问号。甚至是十叉。

    最后,我想跟认为我是水军的人们说:这件事和我的实际工作一点关系也没有,我的班里孩子好、家长好,一切都好。现在是我的午休时间。备课、照顾孩子是我的本分,对这次同行内的事情发表我的看法也是我的职责。如果说,我太闲在,我完全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娱乐,不是心里装着这行,把这行看得太重就不会来这发帖招惹非议。如果我是水军或当事人的袒护者,我没必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来到一个家长论坛,和成千上万恨透了这事的家长们说这些。“幼教是个良心活。“这句话很多同行都在说,到此我只能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一句:公道自在人心。============================
    这是我不带班的时间写的。现在孩子们由另一位的老师照顾。所有园长、老师都在上网看这件事。现在正以此书写工作笔记。如果客观地说句公道话都被污蔑为水军,那我无话可说。我真心感到来这里或许是多余,最后还想说:公道自在人心,不会再来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帖子
看见了!
来自[移动wap版]
大苗苗的妈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1-08-29 
帖子
1534 
看见了吗,貌似有人对号入座了,还是个支持楼主的。
大苗苗的妈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1-08-29 
帖子
1534 
楼上的你说的对谁是水军谁死全家,恨姓王的有本事撕了她我也不管,就是别乱喷,这是公众平台谁都可以言论自 ...
恩,感谢您的支持理解,谁是水军,谁换马甲出来造舆论的,谁死全家!!!!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帖子
colourstyle 发表于 2014-11-21 20:19
最近这个事儿让我知道了,原来这个妈妈论坛里竟然这么多老师,对这种行为是如此的理解和无奈。
而且老师们..
说的好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18 
楼上的你说的对谁是水军谁死全家,恨姓王的有本事撕了她我也不管,就是别乱喷,这是公众平台谁都可以言论自由

点评

colourstyle  恩,感谢您的支持理解,谁是水军,谁换马甲出来造舆论的,谁死全家!!!!  发表于 2014-11-21 21:43
大苗苗的妈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1-08-29 
帖子
1534 
最近这个事儿让我知道了,原来这个妈妈论坛里竟然这么多老师,对这种行为是如此的理解和无奈。
而且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大部分都是初生婴儿!
连支持老师的家长们很多都是初生婴儿,是觉得大家都眼瞎,不知道怎么看吗?
穿个马甲就出来回一帖,给马甲套个照片就以为别人看不出来了,这智商还授课是吗?
敢亮大号出来说话吗?有大号吗?咱真诚点行吗,不造舆论行吗?觉得自己做的没错的,你心虚什么?发什么导向贴,这不胡捣乱吗?
大苗苗的妈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1-08-29 
帖子
1534 
本帖最后由 colourstyle 于 2014-11-21 19:18 编辑

不会再来了就快混蛋,换马甲再来的死全家,把手放在良心上说一遍!哈哈罪过罪过,俺爆粗口了,就是这么耿直,见得真混蛋就是见不得衣冠qinshou……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18 
从这个老师的文字里我看到了无奈和不被理解的痛苦以及对于以后幼师和家长关系的担忧,并没有为那个当事老师做更多的辩护,希望您能继续当一个好老师,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很多真正爱孩子的人从事这个职业,赞同您的话幼教是个良心活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帖子
就比如,一个杀人犯,别人说了,他平时不杀人,他当时杀人时,他心情不好,要值得原谅! 我倒是问问了,这行不行?
来自[移动wap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南开22幼事件的思考:是怎样的教师工作让家长想录音?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