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6 | 浏览: 6683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8-02-12 
帖子
140 
1
发表于 2010-7-23 10:2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在一个页面上,请选择只看该作者 前言 相信看过尹建丽老师的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妈妈,都很认可阅读对孩子很有好处这个观点。我也不例外,有幸在孩子很小时候阅读了这本书。所以我深深地陷入了对孩子阅读引导的痴迷中。渐渐地我也摸出些门道,再加上《父母世界》杂志每期都有的绘本专栏,我更是渐入佳境(自评的。。。)。 好了,这次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就以我的某某网购书单为索引慢慢写吧。 这次帖子保证比那个母乳帖子好看,呵呵,母乳帖子都成小说了。不爱看字的姐妹们来看这个帖子吧。 备注:推荐指数评价标准,依据我自己看这本书的频率,次数以及实用性,不代表所有姐妹的情况哦。就是让大家有个直观的参考。 一 无关于儿子,有关于儿子 关于育儿和母乳喂养不得不提一个人,有的姐们们可能猜到了,她就是小巫。刚刚在网上翻阅我的购书清单时,发现她又有新书了。(我会持续跟进的)。我第一次买的书是给家长看的,不是给孩子看的,这个书简直是颠覆了我以往教育理念和认知。他就是小巫的书。书后价格只是我当时购买的价格,仅供参考。 推荐指数:★★★★★
和孩子划清界限——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11.30
让孩子做主:母乳妈妈育儿手记¥11.90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国际化视野中的...¥12.00
给孩子自由——中西理念冲撞中的早教...¥13.70
《让孩子做主》就是我经常提到的鼓励我成功母乳喂养的书。真心的推荐妈妈们看看。 不过在这里我也说些我自己的看法,小巫的书向来很有争议,像他提倡的遇到陌生人不打招呼,称呼叔叔阿姨好,让孩子自己和那些人熟悉了在自然的称呼,或者是关于不把尿,不学习靠孩子自己摸索等等观点,很颠覆传统思想尤其是以礼貌为著称的中国,以把尿为传统的中国,以幼儿园毕业就能4则运算,背无数首诗,认好几千字的今天。我都会根据我的理解有选择的接受。 我在看他的书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完全模仿,我会思考,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作出适合自己宝贝的做法。所以当大家看到她的“叛逆思想”你无法接受时候,多思考一下,多考虑下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完全的为了反对她而反对她,或者完全的为了支持她而全部拿来主义。毕竟他很多思想很先进,很有道理。 这几本书再版了好多次,现在的封面已经不是我买时候的封面了,所以就不上图了。 后来我又购买了孙瑞雪的书《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推荐指数:★★★☆☆ 这本书把孩子的各个敏感期,用好多孩子所经历的事情为例子,一一解析,让我知道了很多原来这个叫敏感期的东西。 比如:玩儿水玩儿沙敏感期,秩序敏感期。。。。。。但是稍有不足的是没有时间顺序,所以如果只想孩子成长到多大看多少的妈妈们可能有点难度,需要正本阅读。 真希望孙瑞雪能够来到咱们天津开几个儿童之家幼儿园啊。可惜。。。。。 这个是再版,我买的是绿色封皮。 该作者其他推荐书籍:《爱和自由》这本书我没买。有人评价说说的太像演讲了。不过他的教育理念还是不错的。有时间的亲可以都买来看看。

srx.jpg

20088499-1_b.jpg

推荐指数:★☆☆☆☆ 区慕洁 是个老牌的幼教专家了,记得我小时候就看过教育频道的《万婴跟踪》节目。 不过这本书算我买的比较失败的,因为购买的时候我已经回公司上班了,这本书也相当于一半没用了。而且那段期间儿子每天睡得很早我有时候下了班车就要一路小跑,马上进门洗手换衣服喂奶,然后小家伙就连夜睡觉了(我儿子一直早睡早起,早晨都是5-6点起床的从不赖床)。所以对于这本书我就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姥姥有没有认真阅读。不过人家万婴跟踪时候有例子啊,孩子都各方面发育比较早,所以想要训练宝宝的可以提前动手。早点购买完看。从孩子一出生就买,就跟着训练。

689125-1_b.jpg

推荐指数:★★★★★ 日本人松田道雄教授编写的,虽然里面很多内容有些过老了。但是有很多关于早期新生儿的发育和对各种儿童病的文章还是超有参考价值的,前半本是根据小婴儿是第一周。第二周,后来是月,再后来按照半岁,一岁划分一直可以参考到上学呢。后半本是婴幼儿常见病应对。想当初我的宝贝出生后,每天的变化我都是参考着这本书的。大部分都是一样的,比如什么时候会笑,会抬头。。。。新生儿在哪个月龄经常遇到什么样的病症,那些需要治疗,哪些不需要治疗,如何护理都面面俱到。不夸张的说,我产假期间真的指着这本书或者呢。真的跟个育儿字典一样。 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幼儿急疹。是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发烧。通常会烧3天,不管你治疗与否都会发烧,疹子一出就没事了。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盲目的按照感冒发烧治疗,白给孩子吃了很多药。(具体事例具体对待哦。) 总之这本书还是很推荐的。适合懒惰妈妈,这本书超级适合孩子多大就看多大,按照顺序看书就没错。

hmmsghls.jpg

推荐指数:★★★★★ 很火的一本书。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是一个成功的妈妈撰写的书,通过她对孩子教育的点点滴滴,我看到了一些自己不曾认识的地方,我以前不爱看书,但是此刻我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里面一句话很打动我:“你都不爱看书,如何叫你的孩子爱上书。”是啊,我们大人都在看电视,都在玩儿游戏机,怎么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去看书,去爱书,岂不是很可笑。 今时今日:我的床头总放着书,在把宝宝哄睡后,可以随手拿来看看,我的书包里放着本书,可以打发无聊的班车时光。我相信我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还有一个书中提到的小故事就是让孩子有爱心,相信不少老人和妈妈现在都是当孩子摔倒时或者头可到某些物体时,会马上装作生气的边打着地或者墙亦或者是桌子之类的物体边哄孩子说:打你,打你,让你磕我们孩子。 这个时候你可曾想过,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孩子,在和小伙伴发生磕碰时,我们的孩子会第一时间模仿到什么????? 另一场景:打针或者预防针时,妈妈不容质疑的和孩子保证:“宝贝打针真的不疼,我们不哭啊。”但是且慢,打针真的不疼吗?我们何不换个方式:“宝贝,打针是会有点疼,但是那个疼和你**天被**磕到那次差不多,或者蚊子咬了一下似地。。。。还是可以忍受的,你要是一会儿觉得疼的忍不住了,哭也没关系,妈妈会和你在一起的,但是妈妈知道宝贝是最坚强的宝贝”这样是不是既保证了您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任感,又让孩子觉得打针确实有点疼,如果哭了也不算丢脸,妈妈还是爱我的,那我就坚强点给妈妈看。不要觉得宝贝小不懂,他们什么都懂。有的妈妈只知道和别人炫耀说:“我们家宝贝一看到护士或者一到医院门口就哭。他什么都懂,精着哪”,何不从小就给他讲道理呢?我坚信孩子再小也懂得道理。 [ 本帖最后由 gao20040610 于 2010-11-27 16:31 编辑 ]
堂堂妈妈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6-09 
帖子
119 

回复 20# 的帖子

收藏了
Q宝儿[巧儿]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8-26 
帖子
1949 
很好的帖子,可以给我这个没什么经验的妈妈一些启发
蛋蛋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1-27 
帖子
1082 
看完了,发现自己做妈妈这一点还欠缺太多啊,争取尽快弥补,希望为时不晚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8-27 
帖子
255 
来宝妈太棒了!看完你的贴子让我受益匪浅,顶起来!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3-12 
帖子
172 

0//////

/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09-27 
帖子
998 
嘛也不说了,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08-04-24 
帖子
2451 
我是来 专门顶你的 顶你的帖子的
乐乐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0-03-24 
帖子
6500 
做在位子上好好看~~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4-17 
帖子
1364 
我觉得多早给孩子看书都不算早! 呵呵 我们是2个月就开始给宝宝看儿歌书了 他很喜欢看 我也是看父母世界杂志才早早给孩子准备图书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来宝妈的育儿观(2)----早期阅读(编辑中。。。。敬请期待!)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