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 表现为在整个小儿阶段其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均一的另一方面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的速度也不是等同的。 2.生长发育的渐进性 渐进性表现为其生长发育的程序呈现由头到尾、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动到静的规律。 3.生长发育的个体性 生长发育总的来说虽然遵循着上述规律但其所达到的指标则呈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更加明显。影响这种个体差异的因素有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 抑制现象: 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出现对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少称之为抑制现象。胎儿末 期刺激-应答反应的减少自发性运动也随之减少。其生理意义是出生后运动发 育使得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和新运动技能的获得。 儿童运动发育规律 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不精确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 2从上到下儿童动作的发展是自头端向足端进行。 4先正后反即儿童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顺序
粗大运动的发育规律是由上到下的即由头部的活动至下肢的活动表现为抬头、抬胸、翻身、坐起、站立、行走等次序。 口诀二抬(头)四翻(身)六会坐七滚八爬周岁走 。
儿童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精细运动是指手的精细运动常需视觉的协调。 4个月时主动用手握物9-10个月时会用拇指与食指取小的物体1岁用笔乱画2-3岁用筷子、解衣扣3岁小儿能用铅笔模仿画圆形4岁会自己穿衣、书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