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9 | 浏览: 1073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喜乐多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5-05 
帖子
140 
1
发表于 2011-4-7 14:2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现在宝宝正在逐步恢复,我想将这几天的经历写下来给各位妈妈做个参考,也纪念下这种心情!3月31日周四宝宝上午去打流脑第二针疫苗(计划内免疫),下午2点接到家里电话孩子开始发烧(37.8度),回家后我看孩子精神还算好,而且知道有的防疫针会低烧的(下午我给打针的地方电话咨询过了,让我多观察孩子,给孩子多喝水,如果超过38.5度要吃退烧药,吃药1小时后还不退烧应去医院看儿科)。晚上8点后孩子就不精神了,而且体温超过38.5度了,有些担心,但知道去医院也只能是打退烧针,我不主张对孩子用药打针的,于是吃了美林并做物理降温。下半夜2点体温最高达到39.2度,再次美林并冰敷!我和老公一个晚上也没怎么睡,期间老人要求带孩子去医院,我没同意。
已有 1 人评分妈豆 收起 理由
raomuran81 + 10 分享亲身经历,给新手妈妈们提供经验指导,.

总评分: 妈豆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喜乐多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5-05 
帖子
140 
首次就诊总结:家长要冷静,想办法尽快就诊。例如我找导诊提前挂号、缴费请医生在看诊前先开化验单(化验结果半小时后才能取),孩子发烧病情变化很快的。
喜乐多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5-05 
帖子
140 
首次儿童医院就诊总结:各个医院化验方法不一,所以亲们最好认准一个医院。儿童医院的医生态度比泰达的明确,家长有时就需要医生的肯定,不是说泰达不好,只是不适合我们这种有疑问的家长。
喜乐多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5-05 
帖子
140 
泰达医院二次就诊:晚上8点多再次来到泰达医院,因为高烧控制不住,打退烧针。打针的手续是我办的,打针时老公抱着孩子,我受不了站在门外,但老公不能按要求抱孩子(孩子趴在大人的一条腿上,孩子的腿被大人夹着)我指挥好老公哭着再次退到门外。打针后我们也没敢立刻回家在医院观察。半小时后,宝宝面部抽动,护士说是寒战,带去医生处,医生问是否退烧了,如不退再吃退烧药,观察下不行就输液。我们束手无策,最后老公决定带回家物理降温。插一句,关于物理降温的水温问题老公再次咨询医生,这个医生说应该温度略低!
喜乐多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5-05 
帖子
140 
泰达二次就诊总结:孩子小,不要轻易打针!
喜乐多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5-05 
帖子
140 
下半夜泰达三次就诊:回家后高烧还是控制不住,我们于凌晨1点半再次带宝宝来到泰达医院。去之前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医生建议输液(头孢+喜炎平+地塞米松,2袋100ML的液)到泰达之后体温逐步控制住了,爷爷奶奶主张输液,说没太大坏处,我们夫妻觉得输液后对孩子身体不利,而且医生说输液体温也不保证不再上升,老公再次做主强行将宝宝带回家,公婆很有意见!回家后我与老公整晚没合过眼,就一直盯着孩子,宝宝难受我就母乳安慰(当时着急,奶水真是少啊!)老公负责擦拭、冰敷。
喜乐多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5-05 
帖子
140 
泰达三次就诊总结:老公2次跑去咨询医生输液的问题,医生始终不能给出肯定的答复,而且言外之意最好是物理降温;当时没有多少患儿输液了,我就去问护士,护士人很好,她说可能是要出幼儿急疹的,她的孩子出疹子少了整整3天,奶奶都快和她打起来了,她也没去医院,最高烧到40.2度。主要要分清情况。她的话坚定了我们夫妻带孩子回家的决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第一次发烧经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