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2 | 浏览: 204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2-04-17 
帖子
163 
1
发表于 2012-11-12 12:5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小布依 于 2012-11-13 09:04 编辑

      当妈妈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宝宝已经快7个月了。从刚开始确诊怀孕的兴奋,平稳顺利的度过了41周无孕吐孕期,直至宝宝顺利的降生,一直在妈网上吸取着其他妈妈们各种经验,现在作为一个过来人,终于也可以将自己的切身经验拿来分享了,希望对准妈妈们有帮助。
一、办理准生证的手续
1、确定怀孕后,由医院出具怀孕诊断书
2、婚育中心听课,领取培训证明(20元)
3、夫妻双方单位计划生育部门出具初婚初育证明(无业人员、私营单位、个体企业由档案存放地、居委会共同出具证明)
4、夫妻双方结婚证
5、双方户口本(婚姻状态栏要改成已婚)
6、双方身份证
带起以上证明文件及证件到居住地居委会办理手续
二、立本
携带医院怀孕诊断证明书、夫妻双方身份证、B超单到居住地社区医院建立孕检本,免费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2-04-17 
帖子
163 
本帖最后由 小布依 于 2012-11-12 13:00 编辑

回复 小布依 的帖子

四、新生儿户口登记
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岁内可随父母登记户口,由婴儿父母或监护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办理出生登记。
户主系婴儿直系亲属的提交资料:
1、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出生证上的姓名不得更改)
2、婴儿父亲、母亲《居民户口簿》原件;婴儿父母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各一份;父母为军人的提供《军官证》原件及复印件
3、婴儿父母《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如办理人是婴儿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提供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一份
5、父母为本市集体户口,且无条件迁移的,提交单位同意落户证明,派出所主管与民警填写《居民落户证明信》,由单位主管集体户口人员及父母亲自办理
6、本市公民在国外所生子女,监护人提交市局开具的《登记户口通知书》及出生证明及翻译件(需加盖翻译公司公章)
婴儿落户地户主不是婴儿直系亲属的,需经房主、户主同意并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非房屋所有人落户申请表》并注明有效联系电话,房主、户主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房本原件及复印件,户主一同来办理。
父母是双军人的婴儿在部队驻地立户,不在同一驻地的随母亲驻地立户。父亲、母亲一方是军人的,婴儿随地方户口的一方落户。
五、独生子女证的办理
携带出生证;准生证;户口本到办理准生证所在地的街道或计生办办理
六、婴儿社会保险(50/年)
户口本首页、婴儿户口页、户主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到户口当地居委会办理
七、产假津贴
1、生产医院诊断证明原件(盖章)
2、出院小结
3、出生证复印件
4、独生子女证复印件
5、身份证复印件
6、若剖腹产,提供手术记录
计算方法:顺产(保险基数/30.4)*128天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2-12-14 
帖子
523 
写得真详细!!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77 
请问产假津贴是到哪里报销?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4354 

公益勋章

好贴。留存。不过真麻烦啊!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2-04-17 
帖子
163 
回复 lksmiling 的帖子

交给单位人力资源负责社保的人员。像我们单位社保是在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上的,我的津贴是歇完4个月产假拿着这些资料直接到交到服务公司那里的负责人手里,大概2个多月就下来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帖子
206 
留爪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分享】产前及产后各种事宜办理及费用(准生证、产检、生产、新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