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喜羊羊@tj 于 2012-11-22 12:20 编辑
昨天在诚基教室听了陈老师的讲座,关于健康公式家长的测评,很受益。在之后,陈老师又讲到孩子的学习进程的测评。各门学科罗列的形式是有其特殊性。
语文:是一种框架结构。通过学习拼音、字词、句式等,最终的结果就是要写出好文章。尤其是提到作文,写好作文要注意五个要素:时、人、地、事、心(心情)。一个新的说法。
今年暑期,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中国好声音》节目,每个学员演唱的歌曲有网友找到了原唱。但是,都没有学员现场演唱的好,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员演唱歌曲时满含深情。我想了下原因,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表演,她们要竭尽全力。不负众望,她们的努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也感染了很多人。用真心、用真情地表演,抑或是做每一件事,都会令人舒服、令人受益匪浅。
数学:是一种线性学科,要一环扣一环的。很多初级知识的缺失,必然引起后面解题的一塌糊涂。虽然偶尔也能得到满意的成绩,但是知识是断层的,分段的,没有延续性。要想数学好,真是得循序渐进。
对于有的家长提前给孩子在外面报辅导班学习数理化的问题,教高中数学的张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过多地预习课程,对于少数自觉性很高的孩子是有益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弊大于利。不仅是缺乏了对知识的好奇感,也减少了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对新知识学习的艰辛体验过程。最重要的还是要孩子掌握课堂专心听讲、高效吸收的习惯。
语文、英语又是积累式的学科。
。。。。。。时间很短暂,期待老师更精彩的讲座。辛苦了,老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