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62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1
发表于 2012-7-18 09:0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有的宝宝进入幼儿园后不停地哭叫,甚至不吃不睡,达两周以上。或妈妈离开后,孩子显得极度焦躁不安,担心自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即使在睡梦中也会惊醒,大叫我不去幼儿园…… 
 
  那么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后该如何预防孩子的这种症状呢?以下几点可供家长参考: 
 
  1、培养孩子的集体感:从小就让孩子和小朋友接触,培养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并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使孩子合群能与同伴相处,将来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会感到愉快,因而避免发生焦虑。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平时,妈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如吃饭、穿衣、洗手、洗脸、梳头、大小便等,孩子确实不能够做,大人才帮助一下。过份依赖家长的孩子,将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 
 
  3、给孩子一个安全感:如果孩子对家长的离去感到很不安,家长在离去时可给孩子留下一些孩子比较熟悉的物品,如相片、围巾等依次缓解孩子焦虑的心情。当孩子对家长的离去而哭闹时,家长不要说一些威胁的话,但也不要因此而改变离去的决定,要让孩子知道,大人有事要出去是很平常的,办完事到一定的时间就来接他(她)回去。 
 
  4、作好孩子入园的准备: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熟悉幼儿园里的环境,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游戏、活动的,让孩子感到去幼儿园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 
 
  5、做好孩子入园的过渡期:孩子刚入园时,妈妈应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习惯、爱好、个性以及家庭教育的方法,了解幼儿园对孩子要达到的要求或目标。孩子如果一开始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送孩子去幼儿园或托儿所时,家长不要马上走开,和孩子玩一会儿,但时间不要太长,走时,明确地告诉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孩子回家。 
 
  一旦发现孩子产生焦虑,要立即停止让孩子去幼儿园,请儿童心理医生及时进行蔬导,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加重焦虑发作。
prettycow 该用户已被删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31 
恩,不错,是挺人性化的,其实作为家长有时就是一个小小的心情问题,让看一下就放下很多疑问。但几乎没有幼儿园可以做到这样的,其实也未必有刻意不可以看的缘由,但不看个究竟,妈妈们总是放不下心。你们这幼儿园倒是很透明。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回复 prettycow 的帖子

亲 可以参考三楼的做法哟
我也是听别人的说法
自己的宝宝还没这么大了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4-02 
帖子
794 
我们就是这样,刚入园的那些日子,回到家都不怎么说话,我们平时可是一个话特别多的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哭醒。
我的心都要碎了,不过孩子爸爸一直坚持,总是单独给孩子上课,慢慢的就适应了,大点就好多了。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2 
帖子
2286 
回复 孜孜大宝贝 的帖子

父母都不易
prettycow 该用户已被删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31 
回复 prettycow 的帖子

我想会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怎样预防宝宝入园前后的焦虑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