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9 | 浏览: 272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0-08-10 
帖子
353 
1
发表于 2012-11-29 14:1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儿子2岁4个月了,前段时间感冒了,我用热水给泡澡发汗估计是水温有点高,时间有点长,加上原来有湿疹的底子,结果这次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全身上下都给挠破了,四肢上都有,身上就跟砂纸似的拉手,孩子半夜迷迷糊糊的坐起来自己挠。上周六也去了传说中的颂氏儿科挂了神话般的宋学智先生的号,结果服药到现在第五天了我真没见着有好转,就不能给孩子脱衣服,一脱衣服就开始跟自己玩命了,这药也快喝完了,我也不打算再去颂氏看了,但是拿不好主意下一步怎么个治疗方法,想去长征医院看看。毕竟人家专业的皮肤科,想请教各位有经验的姐妹,有什么好的法子没有。我儿子起的是干性湿疹。谢谢大家了,在线坐等大家哦!

回帖推荐

jane0829 发表于2楼  查看完整内容

我也不太了解,在网上找的,你看看有没有帮助。 1、消除诱因,最好不要再接触可疑的致病因素,这个要患者自己寻找。   2、抗炎,止痒,采用抗组胺药,可口服维生素类(促进血管收缩)。   3、局部可涂抹软膏,少用激素类药膏,容易复发,加重病情。   4、洗手最好用硫璜香皂,不吃辛辣的食物和鱼虾羊肉。   5、可以经常食用苡米和冬瓜煮汤,或饮用青瓜、丝瓜汤,这些是祛湿或清热祛 湿的食品对湿疹有辅助治 ...

文清文清 发表于3楼  查看完整内容

湿疹是小儿最常见的皮肤疾病。 我宝宝原先也有的,起初脸上是小红点,里面还有白头,后来变成干的,起皮屑,耳朵后面是湿的,渗水,头皮上也有,结痂了,去医院看了,诊断为湿疹。虽然临床上症状不同,但都属于湿疹。 你需要先了解一下湿疹形成的根源。湿疹的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某些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吃进去的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治疗湿疹的根本不是 ...

龙行天下2012 发表于4楼  查看完整内容

湿疹是2-10个月宝贝最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通常认为与身体是特异的反应素质有密切关系。因为,患病宝贝往往有家族过敏性的倾向,家族成员中常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病史。宝贝患病大多是消化道对牛奶、蛋、鱼等蛋白质过敏而引起皮肤炎症,但也可因为吸入花粉、灰尘、丝、毛纤维,或接触涂料、油漆、玩具、肥皂、湿热而引起,并加重病情。 宝贝患了湿疹后,首先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而不 ...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1--7-8 
帖子
175 
我也不太了解,在网上找的,你看看有没有帮助。

       1、消除诱因,最好不要再接触可疑的致病因素,这个要患者自己寻找。

  2、抗炎,止痒,采用抗组胺药,可口服维生素类(促进血管收缩)。

  3、局部可涂抹软膏,少用激素类药膏,容易复发,加重病情。

  4、洗手最好用硫璜香皂,不吃辛辣的食物和鱼虾羊肉。

  5、可以经常食用苡米和冬瓜煮汤,或饮用青瓜、丝瓜汤,这些是祛湿或清热祛 湿的食品对湿疹有辅助治疗作用。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9-04-10 
帖子
291 
湿疹是小儿最常见的皮肤疾病。

我宝宝原先也有的,起初脸上是小红点,里面还有白头,后来变成干的,起皮屑,耳朵后面是湿的,渗水,头皮上也有,结痂了,去医院看了,诊断为湿疹。虽然临床上症状不同,但都属于湿疹。
你需要先了解一下湿疹形成的根源。湿疹的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某些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吃进去的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治疗湿疹的根本不是要从数不清的物质中测试出过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宝宝的胃肠道系统。且现在医学上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因此平时可以吃一些妈咪爱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有益菌不是药,可以常吃),改善宝宝的胃肠道系统,等宝宝胃肠道系统趋于完善,湿疹当会有所好转。我的宝宝小时也爱长湿疹,我给他吃了整整一年的妈咪爱,现在1岁多了,小脸光得不得了。

需强调指出的是,湿疹是会反复发作的,用药初期可能会有所好转,但过不久又会复发,不建议长期用药,否则会使皮肤形成激素依赖症 。

得了湿疹后,家长不要替宝宝乱涂成药。除了带宝宝看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外,更需注意以下护理皮炎的一般方法。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

3、修短指甲
若患上剧痒的异位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家长要经常修短宝宝的指甲,减少抓伤的机会。

4、戒口
除异位性皮炎外,其他湿疹都无须戒口。让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在没有明显证据时,最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2-03-12 
帖子
624 
湿疹是2-10个月宝贝最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通常认为与身体是特异的反应素质有密切关系。因为,患病宝贝往往有家族过敏性的倾向,家族成员中常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病史。宝贝患病大多是消化道对牛奶、蛋、鱼等蛋白质过敏而引起皮肤炎症,但也可因为吸入花粉、灰尘、丝、毛纤维,或接触涂料、油漆、玩具、肥皂、湿热而引起,并加重病情。
宝贝患了湿疹后,首先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而不应该自行随意涂抹一些药物。其次,母乳喂养的宝贝,母亲在喂奶期间应忌辛辣、酒及其他刺激性的食物,而应该多饮多吃鲜橘汁和其他新鲜水果,以防通过奶水间接地影响宝贝。患了湿疹的宝贝,添加蛋、鱼等辅食可以考虑7个月以后。另外,要加强生活护理,比如室内应通风良好,湿度和温度适宜,防止宝贝过热而总是出汗,加重皮疹;用温清水洗脸、洗澡,不要用刺激性清洗剂,减轻宝贝的痒感;但如果宝贝的皮疹渗出液较多,不能用温水洗皮疹,更不能用碱性较大的皂水刺激,否则会使皮疹更为加重;注意剪短宝贝的指甲,以免因痒而抓破皮肤;不要给宝贝穿或包得太多、太厚,受热后皮疹会加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0-08-10 
帖子
353 
回复 喵喵豆豆 的帖子

谢谢亲,太有心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0-08-10 
帖子
353 
回复 龙行天下2012 的帖子

谢谢宝妈,受教了,我今上带他去长征医了,看开了一堆药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11-11 
帖子
1237 
本帖最后由 雨中橙子 于 2012-11-30 13:14 编辑

我都得了好几个月。。去哪都看了,不管用,前几天去小儿王看的,一开始开4天的药,不过那个药难喝,不过我们灌的,也都给喝了,回头又去了,跟大夫说了情况,改的药丸子。。大夫说肯定不如那种药面的效果好,不过我现在一天一丸的很见好呢,几乎不挠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0-08-10 
帖子
353 
回复 雨中橙子 的帖子

亲说的小儿王是哪里的。药面我们是能喝下去的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11-11 
帖子
1237 
回复 caca@chen 的帖子

亲,我回家找找地址啊,回来短给亲。。几号楼记不住了。。就在芥园中里那边。。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帖子
213 
给湿疹宝宝洗澡就是不能用太热的水,温水就好,亲没查查过敏源什么的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湿疹 湿疹 湿疹,我该如何与你斗争!请有经验的姐妹们支招!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